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创新推进互嵌式社区建设,着力构建民族团结交融互嵌新家园,带动100余个易地扶贫搬迁及城市社区纳入互嵌式社区打造,依托民族手工艺作坊、民族团结食堂、积分超市、特色街区等载体,拓宽群众交融互嵌的路径和形式。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搬迁社区,三穗县武笔街道彩虹社区增强文化认同为切入点,利用春节、苗年、端午等传统佳节,组织起一场场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节庆活动。
文化互嵌是互嵌社区中的精神纽带,也是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现在的彩虹社区,孩童在活动室阅读书籍,老年人在活动中心的健身器材上运动,社区道路边上的小吃摊烧烤香气阵阵,连廊遮阴处苗族阿妈哼着小曲哄睡怀里的孩子……这幅各族群众共居共乐的生动画卷,正是彩虹社区以“共居共建、共事共乐、共治共享”为笔,绘就的互嵌式社区建设答卷。
“家”是社区的细胞,也是社区治理的中心。从“嵌政策”到“嵌资源”,从“融思路”到“聚力量”,互嵌式社区建设推动社区群众从“安居者”到“融居者”,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老年活动中心就在楼下,活动好多。大家在一起打扑克、下象棋、唱歌,心里特别开心!”71岁的兴义市洒金街道栗坪社区李学先对社区的变化赞不绝口。
栗坪社区道路两旁、活动广场打造民族团结实景小品、动植物指示标牌,把中华文化符号、元素、故事嵌入其中,为丰富社区精神文明内涵,培育文明新风尚注入活力。通过以居促融、以产促融、以联促融,栗坪社区形成各族居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实现“互嵌式”融合发展。
2024年,栗坪社区“打造‘互嵌式’新社区建设幸福新家园”典型案例,入选国家民委《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典型案例》。(记者 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