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贵阳新闻讯 “过去村里靠山泉水,天旱时水流小,雨季又浑浊,挑水得走半里地。”修文县六广镇德政村村民王从祥对曾经的用水困境记忆犹新。如今,随着200立方米高位水池建成和管网全面铺设,德政村家家户户用上了稳定可靠的自来水。
“十四五”以来,贵阳贵安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市水务局以农村“五治”中的“治水”为抓手,统筹推进工程建设与长效管护,构建起“源头可控、工程可靠、管理有效”的供水保障体系,让近200万农村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面对山地丘陵地形带来的供水难题,贵阳贵安创新实施“建大、并中、减小”策略,重点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五年来共完成53个规模化供水工程,实施1400余处小型工程改造,农村供水规模化覆盖率从2020年底的47.32%提升至73.15%,50余万农村人口实现从小型供水到规模化水厂的升级。
在修文县,岩鹰山水厂至六桶镇管网延伸工程让2.38万群众告别“看天喝水”;清镇市迎燕水厂管网延伸工程解决了金旗村等偏远村寨的饮水难题。村民吕永华感慨:“工期抓得紧,9月就通水,再不用为用水发愁。”
目前,贵阳贵安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52%,与规模化覆盖率双双位居全省第一。修文、开阳、花溪、乌当等地仍在持续推进一批规模化供水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区域供水保障能力。
为确保工程长效运行,贵阳市建立“三级包保”责任体系,出台20余项管理制度,形成“市级抽检—县级巡检—企业自检”三级水质联动监测机制。息烽县通过推行首接负责制、微笑服务等举措,2025年农村供水投诉量同比下降50%。
随着“十四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即将收官,贵阳贵安将继续筑牢农村饮水安全底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让广大农村群众在清澈甘泉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记者 汤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