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学理论,下午练实操,比学汽车简单多了!”11月13日,在毕节市七星关翼禾职业培训学校的实训场内,38岁的游佳丽正沉稳地操控着叉车操纵杆,精准地将托盘抬起、移位、堆放,动作一气呵成。
作为贵州省劳务输出第一大市,毕节常年有193万务工群众,其中跨省务工人员达149万人。过去,他们多以普工身份外出,薪资水平有限。为破解劳动者技能不足与东部企业“技工荒”的矛盾,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联合培训机构、企业,推行“订单式”免费技能培训。
“我们通过驻外劳务协作站精准收集长三角、珠三角企业的用工需求,按照工厂标准设置课程,实现‘培训即上岗’。”威宁县壹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负责人程军虎介绍,目前学校开设的叉车工培训班学期30天,全天8个课时,今年已在毕节培训60期3000余人,累计培训超5000人,本期学员合格后将被推荐至江苏理想汽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业,月薪7000元左右。
“市场对技工的需求非常大,仅广汽集团就需要4000多名叉车司机。”程军虎说,我们常年在外拓岗,主要对接江苏、广东的企业。
毕节市就业局局长潘宇表示,为切实稳住外出务工规模,促进稳岗增收,全市人社系统聚焦外出务工人员关心的“岗位、技能、维权”等问题,着力构建“培训—就业—维权”全链条服务体系。
毕节市还依托优化提升的25个驻外劳务协作站、9个零工市场和3716个村级就业信息平台,进一步织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网络。创新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劳动维权专员”制度,将劳动维权援助纳入驻外劳务协作站服务范围。
今年,毕节市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已完成6.78万人次技能培训。(记者 夏民)
来源: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