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毕节

优服务 强技能 拓岗位 重输出——毕节市2025年开年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就业稳岗观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数据显示,毕节进入全国劳动力市场人数达605.36万人,常年在外务工人数达190万人以上(省外务工145万人,占比76.3%),外出务工收入占脱贫劳动力收入70%。

七星关区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

近年来,毕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劳动力就业稳岗工作,提前谋划部署、周密细致安排,不断健全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力度稳岗扩岗,确保外出务工规模总体稳定,人力资源开发示范区的建设步伐不断迈进。

求职者在七星关区“零工市场”进行求职登记

搭平台拓岗位  就业服务不断优化

2月6日,走进七星关区“零工市场”,大厅里人头攒动,电子屏滚动着即时用工信息,前来咨询岗位和登记就业的人络绎不绝。

“这上面蜜蜂头像的骑手就是注册零工市场APP的‘同城跑跑’,从这里能看到每一位注册骑手实时更新的活动信息。”负责人李松指着大厅里显眼的智慧屏说,雇主通过在“零工市场”的微信公众号上下订单,服务范围包括跑腿帮买、保洁、家电清洗维修等,注册零工在线接单,方便、快捷,并且还打通了外卖商家的渠道。

“现在每天能接20多单,每单可以赚8-10元,每个月都有5000-6000元收入。”骑手吴道银摘下头盔,满脸笑意。过去,他在外省务工,一年只能回家一次,顾不上家里大小事。2024年底,他通过七星关区“零工市场”注册为“同城跑跑”的骑手,收入没减少还能顾着老人孩子,吴道银十分满意。

赫章县2025年“春风送岗”招聘活动现场(陈春志  摄)

“‘零工市场’运营两年来,已累计收集市内外岗位15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6000余人。仅‘同城跑跑’注册人数就达到了1400余人。”李松介绍,从“马路零工”到如今的“家里等活”,平台的搭建让就业模式发生了实实在在的转变。

截至目前,毕节市已经建立9个零工市场、50个村级就业服务驿站、3716个村级就业信息平台,为求职者建立起了县、乡(镇)、村的三级服务平台,提供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劳动维权、政务事项代办等服务。依托平台,今年1至3月,全市计划收集岗位不低于10万个,目前已收集岗位9.5万个。同时,自1月以来,已开展各类线下线上招聘活动158场,不间断为各类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供需平台。一张一头连着农民工、一头连着家事服务的就业服务网络已经初显规模。

金沙县“点对点”输送劳动力外出就业(蔡  昀  摄)

抓培训强技能  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

“给宝宝包襁褓不仅是为了保暖,还能让宝宝睡得更安稳,所以一个让宝宝感觉舒服的襁褓非常重要……”在七星关“零工市场”的另一边,讲师赵莲莲正站在家政培训教室的模拟操作台前,手把手教学员给婴儿包裹的手法。

从幼师转型为家政讲师,赵莲莲仅用两年就实现收入翻番。“两年前,我通过‘零工市场’进入到家政行业,入职现在的公司,通过培训学习后就上岗,现在我除了接单做月嫂之外,还负责讲课,有补贴和课时费。”赵莲莲培训的学员有全职妈妈,有留乡的农民工也有刚毕业的学生,在她的精心培训下,越来越多的人从这里走上了需求旺盛的月嫂岗位。

西市组织“点对点”返岗专车方便外出务工群众(刘  璐  龙  露  摄)

在毕节市壹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翼禾叉车培训基地)内,叉车发动机轰鸣,抬、叼、推、叉的技能实操训练正在训练场有序开展,教室内理论培训也在同步进行。

“培训学校在2024年开班,并且全程免费,已累计开展培训96次共计学员4813人,成功取得技能证书的学员占比达90%左右。”负责人程军虎介绍。随着培训的逐步开展,学校输出的合格学员遍布周边省市,也吸引了许多有用工需求的企业与学校签订了培训订单,实现了合格学员的结业即就业。

“有了一技之长就有了底气,不怕找不到工作!”从培训学校走出去的张军军笑呵呵地说,他去年拿到技能证书,如今在培训学校介绍的岗位上班,每月薪酬7000元左右,稳定的工作让他自愿成为了培训学校的宣传员,帮着介绍同乡的人来学习叉车技能。

毕节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家凯表示,对留在家乡就业人员,市人社局将围绕市内能源、轻纺、旅游等产业及市内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培训意愿,支持企业开展订单定岗培训,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对新外出务工人员,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就业推荐”一体化项目化培训模式,促进培训后尽快转移就业,同时探索建立纺织业就业培训联盟,提升就业培训联动性,力争一季度开展培训1万人以上。

重输出稳就业  劳务协作不断加强

2月6日,“五省联动·春风送岗”大型招聘会暨贵州省“春风行动”在毕举办。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活动共收集到208家线下招聘参会单位,提供就业岗位22375个。同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人社局与毕节市人社局签订了劳务协议,通过建立劳务协作机制、岗位信息开放共享等形式,在跨区域人力资源精准对接、校企合作等方面持续用力,推进连云港——毕节劳务协作关系走深走实。截至目前,毕节市已在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地建立了21个劳务协作站、27个“山海心连之家”服务站点,东西部劳务协作的春风愈刮愈盛,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省联动,助力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

同时,为带动全市农村劳动力有序返岗,毕节计划“两节”期间向广州、福州、温州等方向开行农民工“点对点”返岗专车、专列、包机34趟次,输送2万人次以上,帮助务工人员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2月7日,由毕节开往温州南的G2305次列车就是其中之一,500名毕节籍务工人员免费搭乘着列车奔赴浙江温州返岗复工。

“不用抢票,免费乘坐,到站还有大巴车接送到上班的工厂,这是一趟1000多公里的暖心旅程。”外出务工的王侠竖起了大拇指,政府在返岗途中的各种保障措施,也冲淡离家的愁绪,“今年多赚点钱,再回家过年!”在踏上列车时,王侠许下心愿。

“你觉得如果你从事我们这份工作的话,自身拥有哪些优势呢?”……在G2305次列车车厢内,由温州市人社局组织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流动招聘会正在举行,来自七星关区长春堡镇的务工人员赵亚兴正和扫眉才子科技温州有限公司(鹿城区)的企业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求职面试。

“这次车厢招聘会,温州市人社局共组织了10家企业招聘负责人在车厢设置面试点随车开展招聘,同时我们也向返岗务工人员做好就业、技能培训等政策、资源宣介,做好岗位推荐。”温州市人社局副局长黄万华介绍,这趟车也是毕节首次和温州合作组织返岗专列,更要开个好头,做好这件民生实事。

毕节开往温州的G2305次列车到达温州南站,工作人员为务工人员发放“返岗礼包”

刚刚面试完的赵亚兴兴奋地说:“原本是想到温州后再找合适的工作,没想到在车上就有招聘。”除车厢招聘会外,由温州市人社局和联通公司联合开发的“瓯越好工作”小程序,也在车厢内进行了宣传推广,助力务工群众更好就业。一趟温馨的列车,成为了近年来毕节强化东西部协作,携手共促就业的生动缩影。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向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的一年,毕节将以全力拓展劳务协作“稳存量”、不断优化就业服务“扩容量”、深入加强技能培训“提质量”的“组合拳”,全力推动就业实现“开门稳”,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