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好环境,为毕节吸引来了众多投资好项目。
有这样一组数据:2024年,毕节新签约产业项目430个,成功引进我省历史上投资最大产业项目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引进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雅戈尔集团投资亚麻纺纱项目等,优强项目的引进落地,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注入了强劲动力。
围绕重点事项,毕节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于近日探访相关部门在政务服务过程中提升效能、强化合力、狠抓落实,合力打造“贵人服务·毕须办”政务服务品牌的生动实践。
毕节市人社部门:提高服务针对性、精准性
社保卡是民生服务的基础性载体,广泛用于就业创业、社保待遇补贴发放等民生领域。截至目前,全市社保卡持卡人数达698.78万,签发电子社保卡354.08万张。
“老人,你转转头、眨眨眼……好了,认证成功。”日前,在毕节市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工作人员一边耐心引导办事群众完成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一边讲解社保政策。
“十多分钟就能办好社保卡,确实方便!”办完事的王运菊老人说。
这是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更多样、更便捷的实践。
近年来,毕节市人社局聚焦精准需求、提质增效、数字赋能,把更多便民惠民举措“融”进社保卡,着力打造一张“有温度的社保卡”。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通过“共享证照”“容缺后补”“告知承诺”等方式,打造靠前服务模式。由毕节人社部门牵头的退休“一件事”、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已全面落地。目前,全市共受理办结“退休”一件事3702件。
为解决异地群众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的问题,毕节人社部门不断优化“跨省通办”、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社会保障卡申领、补换、启用、挂失等服务,让远在他乡的群众享受到便捷的人社服务。
“社保卡可以用来看病买药,还可以作为公交卡使用,下一步将推广‘社银一体化’。”毕节市人社局工作人员陈嶒说。
这是社保卡居民服务多元化的体现。
依托线上服务矩阵,毕节人社部门通过为有需求的持卡人提供办理退休、养老待遇资格认证、身份核验等服务,使社保卡“联通”更多民生服务,为群众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针对性、精准性,毕节人社部门根据实际压缩办理时限,推动人社服务“一网通办”,142项人社事项实现全程网办,132项“全省通办”,33项“跨省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拓展构建社保经办“社银一体化”服务新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随时办、就近办”的人社服务。持续开展“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周末不打烊服务”“上门服务”。
毕节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服务事项“打包办”“关联办”
“我上周五来办理不动产登记,1个工作日就拿到证了,相比以前的30个工作日,时间大大缩短了。”春节假期结束后,在毕节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前来咨询和办理业务的群众络绎不绝,拿到不动产证的市民马玉玲说。
不动产登记业务不仅量大种类多,涉及部门也多。毕节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积极推动不动产登记业务流程再造,将多个相关联的“单项事”合理归集,科学设计办理流程,形成不动产登记“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如今,企业和群众在办理不动产登记时,只需“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自助申请、一网办理”,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实现从“多次跑”到“一次办”的转变。
毕节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集成、流程集成、人员集成”,进一步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开通住宅、工业、商业等各类不动产的同行或跨行“带押过户”的业务办理;创新抵押登记服务,实现“无还本续贷”,降低企业贷款成本;专人专岗对非公证继承进行事前辅导,提供全程专人陪办服务,优化非公证继承登记事项;按照“分类施策、证缴分离、先易后难”的处置思路,根据工作方案逐一查阅相关资料、摸排信息、了解情况,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
今年1月,毕节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被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评定为全国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
毕节市工商联:打造“企业之家” 高效服务“到家”
“你们主动给予帮助,解决了我们厂的销售问题。”春节前夕,在赫章县“企业之家”,赫章县付明会食品加工厂负责人付女士向工作人员连连道谢。
原来,赫章县“企业之家”涉企专员深入一线走访,了解到企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面临销售困境后,推荐有关企业与其合作,帮助销售产品。
2024年,赫章县积极拓展“企业之家”增值服务,实地走访了解县域内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企业需求,开展政策宣传咨询服务,处理各类经营主体融资服务需求等,共协调到位资金3800万余元。
“企业之家”由各级工商联牵头,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进行打造,为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平台支撑。至此,毕节各县(自治县、市、区)充分发挥“企业之家”桥梁纽带作用,横联各类行业部门为企业服务,形成政务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格局。同时,市县两级“企业之家”组建企业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培育指导、融资贷款、法务咨询等服务,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
在毕节市级“企业之家”,毕节市政务服务中心组建服务团队、法律团队、专家团队、金融团队、监督团队,将各部门涉企人员、首席代表和中心人员纳入“专员库”管理。目前,全市共有企业服务专员500余人。
此外,毕节市工商联制定工作制度,安排10家直属商协会会长到“企业之家”轮流值班,收集企业诉求,通过“企业之家”闭环转办;通过直属商协会日常走访联系、与市检察院联合召开“两长”座谈会等方式,宣传“企业之家”创建情况,为企业问需求、解难题。2024年,毕节市工商联组织对“企业之家”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企业满意度100%。
聚焦“实敢当”,工作亮点多。在打造“贵人服务·毕须办”政务服务品牌工作中,毕节市生态环境局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实行“提前介入把关、全程跟踪指导、专人对接服务”模式,有力助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毕节市水务局积极开展批前指导、涉企活动等,统筹协调解决涉企问题,企业满意度100%;毕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方向,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各相关部门加强整体设计,推动模式创新,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件件关键小事,实现从“多部门来回跑”到“一件事高效办”,为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