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平坝区安平街道同心小区易地扶贫搬迁户肖春桃每年都要外出打工,而且收入微薄,如今通过“安心干”平台,她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每月收入5000元。
“安心干”平台工作人员使用小程序
通过“安心干”平台,让工作更安心。在安顺,肖春桃一家并非个例。
去年以来,我市把促进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推进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打造“安心干”平台,利用大数据赋能群众好就业、就好业,助力城乡居民就业增收。目前,平台注册使用人数达79.3万人,依托平台开展就业服务29.8万人次。
打造“安心干”平台 就业实现新突破
我市地处贵州中西部,属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城镇和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外出务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如何保障外出务工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增加村民工资性收入?
“安心干”宣传栏
“就业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大数据是贵州发展的新名片,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梁正志说。
为准确掌握群众就业难点堵点,我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穿透式”调研,选取全市8个行政村、8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对23211名外出务工群众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症结所在逐步清晰:信息不对称,人岗匹配度不好;组织形式单一,就业渠道不宽;综合素质偏低,就业竞争能力弱;维权路径狭窄,合法权益保障难;社保覆盖不全,务工风险隐患大......
究其原因,因多年来缺乏系统化就业发展思维、市场化就业促进机制、规范化就业运营载体、配套化就业服务体系,我市虽每年输送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建设,但却仅停留在最简单的劳动力输出层面,而未将其转化为人力资源,这也导致了人力输出与资金回流不均衡。
“安心干”小程序页面
如何“破局”?我市将着力点瞄准了大数据。“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我们深切感受到,大数据在空间拓展、资源整合、信息交互等方面均有很强表现,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上大有可为。”梁正志表示,运用大数据赋能群众就业,既符合年轻人使用习惯,又能减少群众现场选择就业岗位的诸多局限,时间省、成本低、覆盖广、效率高。
立足于此,我市还通过引进社会资本,以SPV模式合资成立安心人力(贵州)数字服务有限公司,创新打造“安心干”平台,实现劳动力快速匹配企业招工岗位,配套惠民保险、技能提升、维权稳岗、家乡人文关怀等功能,有效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促进外出务工群众更精准、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平台聚焦群众就业需求,设置了匹配工作、培训提升、咨询补贴、欠薪维权、惠农金融、创业扶持、薪资评估等功能板块,除开展人力资源业务外,还可开展咨询、电商、金融、消费等增值业务。”梁正志告诉记者,“安心干”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全方位整合政策资源,让群众就业更安心、工作更顺心、生活更舒心。
技能培训长本领 群众就业底气足
强化职业能力培训、提升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安心干”平台针对部分务工人员文化程度低、专业技能单一、就业能力差、素质不高等特点,分级分类开展技能培训。在创新培训方式上,该平台把培训教室开到乡镇街道,把培训技能送到企业,开设易学、操作性强的培训专业,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提升技能。
工作人员宣传推广“安心干”平台 唐琪 摄
连日来,我市积极开展冬季技能大培训,在育婴、保洁、护理、农业种养殖等专业技能培训活动现场,专业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讲解理论知识,并指导他们进行实操练习,让参训者能够更好地掌握技能要领,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我们多学一门技术,就能多一种选择,老师带着我们学,还有机会进行实操,这对我以后找到合适的工作有很大帮助。”来自西秀区宁谷镇的杨美秀说。
“听了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如何在养殖技术和种植技术上下功夫,而且更加重视在农产品市场行情分析、气候环境因素等方面多考虑,把风险降到最低。”来自紫云自治县松山街道的学员李德刚说,他从事生猪养殖业有7年了,养殖规模100至300头,但受市场行情、防疫等因素的影响,赚钱很少,有时候还要亏本。通过这次培训,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以后扩大养殖规模,带动附近群众共同发展增强了底气。
“通过开展各类培训,主要是提升他们的各项技能和就业能力。”市就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培训的目的就是帮助学员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把学到的知识结合应用起来,引导学员不断积累经验、坚持学用结合。
据介绍,自打造“安心干”平台以来,该平台从实际出发,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围绕群众就业创业需求,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规范优质的培训内容,培训结束后发放统一标准的技能等级证书,并通过对接就业,实现稳定就业。
开设“安心工坊” 帮助群众就近就业
装零件、涂抹胶水、分拣包装……日前,走进西秀区蔡官镇易地搬迁安置点春晖小区的“安心工坊”,几名工人正在明亮的生产车间里忙碌着,白墙上写着“致富路上轻松走 务工就在家门口”几个大字。
“安心工坊”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通过培训合格后就可以上手了,我已经在这里干了半年多,我家就住在附近,在这里工作时间比较自由,而且还有周末,对我来说挺方便的。”正在组装产品的工人刘敏说。
“这里的工人大多是通过‘安心干’平台招聘的,据我们了解,想来这工作的人还挺多,所以接下来准备将隔壁的房屋装修好用作生产车间,可以解决附近部分居民的就业问题。”蔡官镇“安心工坊”负责人刘川辉说。
去年4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在家照顾老人、小孩群众的就业难题,在易地搬迁安置点、乡镇、社区一线合作开设“安心工坊”,引进企业工厂部分生产线、半成品加工流程等,以计件生产、工资日结的方式,帮助群众实现“不走远、不太累、能带娃、能顾家”的就业增收愿望。
在镇宁自治县景宁小区易地搬迁点的时兴萍磨锡纸加工车间,女工们正有条不紊加工锡纸。“我们这里年龄最大的工人有60多岁,别看年龄大,但是干起活来手脚很快,一些‘宝妈’也在这里挣一点生活费。我们订单很稳定,我和大家的收入都提高了。”时兴萍自信地说。
“安心工坊”解决了附近部分居民的就业问题
去年以来,我市聚焦“创业带动”,多措并举,全方位促就业保民生,在强化创业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培育打造9个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9个省级农民工创业园(点),以及一批市县级创业孵化基地(园、点)。
“安心干”平台作为我市“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有力抓手,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同和业内专家的普遍认可。未来,我市将在推动合作共享、优化岗位供给、加强优岗转化、强化技能培训、优化服务流程、完善平台功能、积极探索“安心工坊”与“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就业帮扶基地(企业、车间)”融合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更好发挥平台作用,促进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增收。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