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黔西南

黔西南:以科技力量为农业发展提质增效赋能

芒果山上,无人机吊运取代人挑背扛;金色稻田间,大型收割机助力秋粮颗粒归仓;田间课堂里,科技特派员与农户一问一答……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西南州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路径,通过智能农机推广、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等举措,强化物联网、智能化设备、绿色防控等现代农业新技术的应用,科技赋能,让农事增效、农民增收,助力黔西南解锁农业生产“新姿势”。

万峰林街道万福村

加快高效智能农机推广应用,让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时下正是水稻、高粱等农作物成熟采收时节,册亨县采用“机械化收割+无人机吊运”一体化作业模式,大幅提高了收割效率。

同样,贞丰县挽澜镇抢抓农时,运用现代化机械作业,大幅提升收割效率。兴农村村民梁勇说:“我家今年种植了10余亩水稻,用机器收割,不仅速度快、脱粒干净,还比人工收割损耗小,让我们对粮食种植信心更足了。”

册亨双江镇采用无人机施肥

在册亨县双江镇平华村艾纳香种植基地,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施肥,大大提高了效率,并且在采收时节加装吊运支架后,承担运输任务,从种植管护到产后物流全程“护航”。农业无人机的推广应用,正逐渐成为特色产业的“新帮手”。

春播夏管秋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水稻插秧机、喷施药液无人机、谷物联合收割机、农机北斗终端、智能气象站等先进农机具和装备被持续推广应用到黔西南各时节的田间地头,大幅提升了农事作业效率。今年春耕、秋收期间,全州完成机耕整地面积259.58万亩,机播面积19.77万亩,机收小麦、油菜面积60.85万亩。

八光海子坝区金州蔬菜基地  韦荣   摄

同时,州农业农村局通过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积极推广农作物机械化示范、积极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大力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举措,加快提升全州农业机械化率。

科技特派员,科技兴农的助力者

在兴仁市,科技特派员们围绕薏仁米、精品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举办专题培训,用科技力量为农业发展增效赋能。

在普安县烤烟核心产区新店镇,一批技术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从壮苗培育、田间移栽、大田管理到烟叶烘烤,为烟农提供贯穿烤烟生产全过程“零距离”技术服务,保障烟叶提质增效。

在兴义市丰都街道普硐村玉米种植基地里,农技专家团队通过全程跟踪服务、蹲点指导,以点带面推广绿色高产技术,助推作物单产提升。

万峰林金黄色的水稻

还有望谟县的芒果树下、册亨县的荔枝园里、兴义市万峰林的水稻田间,都能看到农技人员的身影,他们通过自身和团队力量,推行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为全州农业生产注入科技力量。

2025年,黔西南州选派了省级科技特派员118名、州级科技特派员100名赴全州各县(市)开展技术服务,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科技特派员实现涉农乡镇全覆盖。上半年,省州两级科技特派员积极深入现场服务群众,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组织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新品种示范推广等,帮助群众解决具体技术问题670个,培养技术能手或致富带头人539名,建设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培训示范点(示范基地)20个。

科技派员开展科技服务 蔡定平  摄

同时,2025年开展激励农技人员创新创业“揭榜挂帅”,实施基础性示范服务榜单2147个、创新性示范服务榜单154个。广大农技干部纷纷走出办公室、实验室,进一步把高产高效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干部成长。

随着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等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以及育种技术创新、智能灌溉、绿色防控等举措的实施推广,农业科技的种子已在黔西南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在这个秋收的季节里,黔西南的田间地头农机轰鸣,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下一步,黔西南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创新科技服务模式,让科技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单微 图/黔西南日报社图库)

来源:中国黔西南

编辑:余梦竹

责编:王  军

编审:张  翔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