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贵安

贵州产的机器人,背后的科技创新力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今年,贵安新区威迈尔科技有限公司在贵安新区正式投产,立足“数谷贵阳”的庞大算力资源,融合行业首创的3D视觉感知技术,打造应用新场景。

这台贵州生产的潜伏机器人,别看它才90公斤,承重可达400公斤,最快能以每秒1.5米的速度前进,通过3D视觉感知技术自主规划路径,遇到障碍还能灵活避让。

这款移动机器人应用于现代工厂的智慧物流,根据设置的路线精准运输货物,将人们从繁重、重复的搬运工作中解放出来。

将生产的“含新量”转化为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企业把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作为关键密码。在这个“小个头”里,藏着成千上万个零部件,从动力、感知到决策控制,汇聚成了技术密集型产品。

贵安新区威迈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总监 杜国强

贵安新区威迈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总监杜国强告诉记者,这款机器人最核心的器件,称之为机器人的“大脑”,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大脑”经过大量场景地验证,包含丰富的算法,比如底盘驱动、自主导航等功能,都是靠它集中控制。

这家来自杭州的企业,去年底落户贵安,仅用一个月就实现了首台自主研发机器人成功下线。今年5月全线投产运营后,目前年产能达到近3000台,主要销往海外和国内汽车头部企业。

贵安新区威迈尔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务主任 吴霖

该公司公共事务主任吴霖告诉记者,公司落户贵安新区后,对机器人调度系统进行了全新迭代,启动了新一代“群体智能”机器人调度系统研发。它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并进行极其复杂的强化学习训练。研发过程中,公司研发体系为攻克机器人的技术难题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同时也为产品建立了更高的技术壁垒。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在建和投运的重点数据中心达48个,成为全国国产化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企业落户贵州不到一年,生产线人均产出提升近35%,平均订单交付周期从原来的30天缩短至15天。

威迈尔科技有限公司西南运营中心常务副主任 何世广

威迈尔科技有限公司西南运营中心常务副主任何世广告诉记者,公司落户贵安新区看重的是算力、制造以及场景的综合禀赋,贵安具备算力底座、标准化厂房与产业基金协同,便于把总部的3D视觉与具身智能技术快速产业化、规模化交付。接下来,公司要依托贵州的算力优势和人才政策,加大研发投入,打造研发创新高地和高端制造示范中心、业务展示与服务中心,成为机器人技术高地。 

记者: 田婷婷 赵毅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