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以为保洁工作就是简单的扫地,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讲究。我加入‘世友劳务派遣工’队伍,参加保洁员专业培训,知道了怎么细致做工、怎么和大家配合效率更高。”近日,今年54岁的华再琴通过培训后,在黔西南州世友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就业意向登记,等待挑选适合自己的工作。
“世友劳务派遣工”是黔西南州世友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打造的一个劳务品牌,在当地小有名气。公司副总经理吴古勇介绍,经过10多年的精心打造,让这个劳务品牌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如今依托大数据平台能够快速地帮助企业和个体进行合适的劳务匹配。
“我们提供的劳务派遣服务,不仅解决了用人单位临时用工需求,而且还可提供专业性强的人员,比如电工、焊工、驾驶员、专业护工等,经过我们职前培训的派遣工,能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吴古勇说。
在实际操作中,为改变当地群众技能素质偏低的现状,黔西南州世友劳务服务有限公司主动走进山区、走进村民家中,积极动员他们参加电焊、电工、建筑、家政服务、保幼员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学习绣娘手工艺、布依族八音坐唱表演、少数民族语言、石斛种植技术等具有当地特色的课程。
一方面,公司以“订单式培训,保障式就业”的方式,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形成“签定订单→技能培训→输出就业”的劳务输出模式,并通过“送站服务——接站服务——进厂服务——离厂服务——建档立卡户优待服务”五个环节搭建绿色通道,建立健全劳务输出体系。
另一方面,公司优化“培训+就业”运作机制,积极探索人力资源行业新业态,初步形成职来保、好职接、微聘、沙龙汇等风格迥异的就业服务活动,初步成型“三保(保洁+保安+保姆)二护(护理+护工)一驾(驾驶员)零工(临工)”的本地方灵活用工蓝领市场。
“公司拥有省外合作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0余家,服务省外企业达200多家,累计输出人员1.5万余人次。”吴古勇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互联网+就业”模式在“世友劳务派遣工”劳务品牌中得到很好的实践和运用,智能平台不仅形成以人社系统为支撑,以劳务输出市场为载体,以乡镇劳动保障站为基础,以村(居)委会为依托的劳务输出服务体系,而且将大中专院校、职业培训机构、招聘企业有机联系起来,为群众培训就业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线下“就业便民服务站”的设立,打通了当地群众就业的“最后一公里”,帮助“世友劳务派遣工”更好发展。公司针对不同群体筛选工作岗位,加大岗位信息推送力度,“一对一”和“一对多”开展就业帮扶。通过定户动员、定向输出、定岗接收、定期跟踪“四定”有组织服务模式,实现“点对点”人岗对接,并采取积极的后续服务模式,帮助群众解决在务工中遇到的问题。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各大客运站、机场、火车站、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区域,均设有“就业便民服务站”,宣传最新政策和最新岗位信息。
“我们还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用工需求量大,外出务工人员密集地设有办事处和联络点,与当地企业达成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扩大用工信息服务网络。”吴古勇说,近几年,公司相继举办了200 余场不同主题的招聘活动,累计服务省外企业6000多家,提供工作岗位5万多个,服务的求职者达6万人次。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世友劳务派遣工’劳务品牌的建设和推广力度,不断提升行业标准、完善服务质量,让‘世友劳务派遣工’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的同时,提升‘世友劳务派遣工’的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世友力量。”吴古勇表示。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韦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