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如今的贵阳贵安,藏着这么多“反差惊喜”。作为贵州省会,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正以年均新增常住人口20万人的速度刷新世界对她的新印象。
作为全国首个“千园之城”,空气质量优良率、森林覆盖率稳定在99%左右和55%以上;常住人口600多万,却拥有超3000家咖啡店,密度超过上海,“为了一杯咖啡去贵阳”成了新潮流;三大运营商、华为、腾讯、苹果等一大批数据中心纷纷落户,成为全国算力规模最大、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中国数谷”“唱响”全球;国内每三辆磷系电池新能源汽车中,有一辆就装载着“贵州磷”。
这份亮眼成绩,藏在实打实的数据里。“十三五”末4505.23亿元的经济总量,2024年冲到5777.41亿元,今年有望站上6000亿元台阶;贵安新区经济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国家级新区前列,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而支撑这份增长的,是“向质而行”的硬实力:六大重点产业扛大旗,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涨了7.5%,2024年工业对经济贡献率超3成,成了发展“主引擎”;数字经济更是玩得溜,26个大型数据中心落地,算力总规模突破100EFlops,智算占比超98%,数博会的品牌也越来越响。也是“逐绿而行”的厚家底:2024年全市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4%,较2020年提升了4.4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5.93%,森林生态效益总价值超376亿元;生活垃圾全程分类治理体系在全国评估中位列第一档。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作为全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现已成为推动全球生态治理合作的“知名品牌、著名平台”。
对普通人来说,变化更藏在日常的烟火气里。42.23万户家庭靠城中村、棚户区等“四改”住进新房,近150万人受益,老小区装了电梯,背街小巷变干净,地铁4条线织成网,日均载客70万人次,节假日破百万人次,“断头路”通了,出门再也不绕远。人才来了也不想走:零门槛的青年社区能拎包入住,从“免费住”到“优惠购”全覆盖,52.5万名高校毕业生留下创业,95后工程师拿5万补贴开工作室,现在月入8万,“来了就是贵阳人”真不是口号。
文旅方面的变化更不用多说,“爽爽贵阳”可不是白叫的。A级旅游景区达45家,青云市集今年接待游客要破2000万人次,路边音乐会、贵马、城超成了吸客“神器”,2024年旅游总收入比2020年增长37.9%。现在去贵阳,既能在悬崖咖啡、瀑布咖啡里打卡,也能在青岩古镇、天河潭体验沉浸式游玩,“为了一杯咖啡去贵阳”成了新潮流,烟火气里全是幸福感。
民生保障更是“实打实地暖”。2024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0576元、25268元,比“十三五”末分别增长了25.5%、35.3%;年轻父母不用再为“带娃难”发愁,托位数达2.97万个,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2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8个县域医共体、6个县域医疗次中心、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北京积水潭贵州医院还吸引了外省病人,看病不用再千里奔波。
就像贵阳市市长王宏说的那句实在话:“政府最大的正事,就是为老百姓办事、办好老百姓的事,让老百姓更满意、更开心。”
贵阳贵安的“十四五”答卷,没有华丽辞藻,GDP增长带来了就业,算力支撑了便利,绿水青山给了舒心。6000亿的经济总量、150万家庭的新生活、老百姓脸上的笑容,都是最实在的证明——原来高质量发展,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藏在每一口清新空气里、每一杯咖啡里、每一次出门的顺畅里,接地气,有温度,更有盼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刘丹 覃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