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走亲小队’做思想工作,才让我们扭转了红白事大操大办的陈旧观念。”7月,清镇市暗流镇矿山村村民蔡祥云在该镇“走亲小队”劝导下,将其父的丧仪从7天压缩至3天,节省开支3万余元。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阳贵安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整治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陋习,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崇实尚俭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暗流镇直面问题真查实改,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推动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身作则带头移风易俗。同时,该镇200余名党员干部、乡贤寨老组建了15支“走亲小队”,以“沾亲带故”的优势,带着村规民约挨家挨户向群众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性,成功劝导简办酒席136起,带动全镇酒席成本平均下降40%。
“在农村,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暗流镇党委书记张星杰说,要想农村移风易俗做好做实,首先要在党风转变上带好头。党员干部要在自家事务中带头破陈规,更要积极参与到移风易俗宣传工作中来,主动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和引领者,带头抵制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示范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修文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四风”树新风并举,纵深推进农村“治风”工作,紧盯农村婚丧事宜办理过程,加强对全县12个乡镇、街道民间“执事人员”的培训,引导他们按照逝者的家庭情况节俭安排治丧活动;强化村红白理事会在村民婚丧事宜中的作用,为村民提供咨询、安葬、食品安全指导等服务;积极引导群众摒弃陋习、崇尚科学,通过缩短治丧时间、降低宴席标准、减少酒席桌数等方式节约成本,推进移风易俗,让群众得实惠。
5月,修文县洒坪镇小坝村村民陈顺洪离世,其家属主动践行“厚养薄葬”理念,丧事办理时间在3天以内,宴席仅置办11桌,较原计划少了4桌,除必要的殡葬服务费用外,丧葬总开支节省约3万元,大大减轻了家属和帮忙群众的负担。
7月,修文县大石布依族乡石林村红白理事会得知该村回水组村民王勇不幸离世后,结合当地的布依族传统丧葬习俗,向王勇家属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引导工作,将原本打算连续办5天的酒席缩减至3天,桌数也从20桌减少到15桌,为王勇家属节约2万多元。
随着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这样的新风场景正在贵阳贵安广泛出现。
“传承孝道,厚养薄葬。移风易俗,文明节俭。”7月底,在贵安新区湖潮乡,“邻里互助社”志愿服务队队员正利用坝坝会在平寨村为群众开展移风易俗政策宣传。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们村的党员干部带头签署移风易俗倡议书,如今,婚丧喜庆简办新办成为新风尚。”平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时保说。
学习教育中,湖潮乡动员255名村居(社区)党员、网格员、楼栋长、村(居)民组长以及热心公益的群众组建23支“邻里互助社”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增进邻里互助,摒弃滥办酒席、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为自己减负、为他人卸担。2025年以来,湖潮乡规范办理红白事173起。
久久为功,化风成俗。随着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一股股新风正气在贵阳贵安大地升腾而起,汇聚起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记者 衣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