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阳贵安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一体推进学查改,以更严作风、更实举措、更优服务不断提升利企便民水平,助企排忧解难、安心发展,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简政放权 营商环境更优
“效率非常高!之前听说变更企业名称需要先办理新的营业执照,领到营业执照之后再去办食品经营许可证,如今‘证照联办’只交一次材料、跑一趟就全部办完了。”近日,在贵安新区政务服务大厅综合受理窗口,张帅按照“证照联办”的方式提交变更企业名称的申请,不到1个小时就办好了相关业务。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聚焦项目落地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在全省率先探索推出项目服务集成审批联动工作机制,围绕项目“开工前、建设中、完工后”全生命周期,集成各行业部门73个事项审批清单,创新推出“一张清单知事项、一个专员强服务、一张表格明责任”等措施,通过企业点单、部门派单、专员办单的“定制式菜单”服务,推进项目快速落地。
此外,该局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基础上,聚焦企业群众的办事体验感和满意度,通过优化流程、简化环节、优化服务,创新推进“证照联办”套餐服务事项改革,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目前,已推出两批18项“证照联办”套餐事项,涉及开办食品加工厂、小餐饮店、便利店、药店等,实现“一次申请、并联审批、证照同发”。通过“三减一降”举措,整体办理时限压缩30%,减少办理环节26%、减少提交材料数量36%、减少企业群众跑动次数46%。
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还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云勘验”系统,以食品经营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许可(仅限零售连锁门店)等4个事项作为“云勘验”改革试点,以数据赋能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实效。
优化流程 服务质量更高
“今年,公司项目启动建设,所需的相关证件等如果我们自己去办,最少要花8个月。依托贵阳经开区的‘帮代办’服务,除了提供资料,我们一次都不用跑,3个月就完成了相关事项的办理,省心又省力。”日前,说起贵阳经开区推出的“帮代办”服务,中航建设集团贵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经理唐德江竖起大拇指。
贵阳经开区坚持将学习教育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紧密结合,通过优化办事流程等一系列“瘦身”行动,切实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在这样的氛围下,该区积极推行“帮代办”服务,建立专职部门,实行跨部门联动,将干部能力转化为产业发展驱动力,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帮代办”服务以“主动上门、全程代办、无偿提供”为原则,服务内容涉及公司开办、建设工程等项目前期手续,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手续以及其他常规手续,旨在降低企业负担、促进项目早开工。
值得一提的是,“帮代办”服务还形成了“跨部门联动”服务机制。
“过去,企业自行办理项目建设前期手续,平均耗时1年左右,甚至更久。”广文公司总经理王朝勇说,“帮代办”服务通过专业运作、部门联动,最快能为企业节省一半时间。
目前,贵阳经开区已为国药同济堂、贵阳先进智造产业园、贵州忠辉装备制造产业园等51家企业、项目提供“帮代办”服务,帮助企业和项目在省市区三级政务职能审批部门完成委托事宜办理234件,取得各项证件及批复222个。
补齐短板 解决急难愁盼
“现在下车就能骑共享单车到公司,早上的通勤时间至少能节约10分钟。”小李是贵州东汇精密机电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近期他发现,公司周围及周边公交车站新停放了不少共享单车。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阳高新区紧紧围绕“开门搞教育”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一体推进学查改,在为园区企业职工、群众解决好急难愁盼上下功夫、想点子,通过对接协调第三方公司,开放麦沙大道以北(沙文园区北部区域)的共享电动车停放权限。
“5月以来,该区域共增设232辆共享单车,进一步方便了周边东汇精密、贵阳长之琳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有限公司、贵州威利德制药有限公司及电子信息产业园内的多家企业职工。”贵阳高新区园区管理服务局企业服务一科副科长张景涿介绍。
“我刚与两家心仪的企业进行沟通并收到了二次面试邀请,非常感谢招聘会搭建了个人和企业的沟通桥梁。”参加兰花都街道办事处专场招聘会的小李兴奋地说。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明区各乡、街道通过举办小型专场招聘活动,全力促就业。据悉,每场招聘会参加的企业均在15家以上,涵盖家政服务、信息科技、家装工程、食品餐饮等多个行业,场均提供岗位700个。
乡、街道小型专场招聘活动以“小而精”的形式,既为“4050”人员等群体搭建起“身边”的就业桥梁,也为辖区企业解决了用工需求,实现“就业服务送到家、企业招工少跑腿”。
记者 梁婧 黄菊 杨婷 陈佳艺 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