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向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立法项目意见征集,收到反馈意见360余条,采纳意见40余条,努力实现让每一部法规都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7月3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培训,向部分提出立法建议人士颁发立法建议采纳证书。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被誉为立法“直通车”、党和群众的“连心桥”,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载体。2022年8月,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建立2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辐射全市10个区(市、县)。记者从培训会上了解到,三年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积极指导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工作,同时按照“三抓五有三服务”思路,全面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收到基层立法联系点反馈立法相关意见达360余条,其中采纳的40余条意见均不同程度吸纳至相应的法规中。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法规的意见征集,不仅拓宽了意见征集渠道,为地方立法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也增强了基层群众的参与感,进一步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贵阳贵安实践。
本次培训会上,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向部分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出立法建议的人士颁发了立法建议采纳证书,感谢他们为贵阳市地方立法工作作出的贡献。接过立法建议采纳证书,李成钢代表十分激动,此前,他提出的“增加个人以营利为目的转租”的建议被吸纳至施行在即的《贵阳市住房租赁管理条例》中。“为民主法治建设建言献策,本就是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应尽之职,今后我将积极担当作为,更好践行‘做有温度的法律人、当有担当的好代表’的初心信念。”他说。
在《贵阳市地方立法条例》(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刘德军代表提出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法规案时,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的建议被采纳,这次收到立法建议采纳证书,让刘德军备受鼓舞,他说:“今后我将更好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优势,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聚民力,坚持‘双岗建功’,为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培训中,全市2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以及提出立法建议的部分人士集中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贵州省地方立法条例》《贵阳市地方立法条例》《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相关内容,并围绕基层立法联系点如何更好发挥作用作了交流发言。
记者 肖达钰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