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贵阳市清镇市(犁倭、红枫湖、麦格、王庄、流长、卫城、新店)、花溪区(石板)、观山湖区(百花湖)及贵安新区(湖潮、党武)等地不同程度遭受冰雹灾害,造成部分农作物受灾。灾情发生后,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深入灾区一线核实受灾情况,指导灾后恢复重建,扎实推进防雹灾促生产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市农业农村局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党委书记、局长担任,其他副县级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处(室、站)负责人为成员,统筹协调全市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同时,成立了蔬菜、果树、茶叶、畜牧水产、大田作物等5个技术指导小组,由局专业处(室、站)负责人带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强化防范应对。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会商研判,明确防范重点地区、重点作物、重点时段,落实具体防范措施。制定了《水果、蔬菜、茶叶等产业防灾指南》,指导各区(市、县)加强对各产业防雹设施的铺设和覆盖。及时加固育苗大棚、养殖场所,做好育苗大棚的温湿调控,及时采收已成熟作物。指导受灾地区雨前雨后及时清沟理墒,做好油菜、马铃薯等夏收粮油作物的病虫害防治。
强化灾后重建。组织全市1094名农技人员开展基础性服务和“揭榜挂帅”,119名研究生农技干部联系贵阳贵安119个行政村,《制定水果、蔬菜、茶叶等产业灾后重建工作方案》,发动农民群众及时清理田间地头,通过排渍除涝、扶正培土、修剪病枝、喷施叶面肥、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强化田间管理,促进作物恢复生长。及时查看春播在土作物苗情,及时补苗,确保春播面积。对于受灾程度较重,不能继续生产的产业,指导各区(市、县)积极协调种子种苗,结合农时与生产实际,组织补种、改种。组织化肥0.02万吨、农膜1500公斤,清理受灾田土1.8万亩,腾茬土地0.15万亩,整理果园0.23万亩,维修大棚23个。
强化技术服务。加强救灾种子、种苗、化肥、饲料、疫苗等生产资料调剂调运,为灾区恢复生产提供物资保障。组织蔬、果、药、茶各产业专家,针对当前作物生长发育情况和灾害发生情况,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方案。组织专家实地开展救灾指导,派出5个工作组和3个专家指导组,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120余人次,指导农民因时因地因苗,落实好各项高产高效技术和防灾减灾救灾措施。已协调种苗企业按低于市场价2分钱提供4000亩的蔬菜种苗(其中,辣椒3000亩、其他1000亩)。
强化督促指导。指导各区(市、县)积极协调保险公司迅速开展查勘、定损工作,简化理赔流程,加快灾后赔付兑现,帮助受灾农户尽快恢复生产,最大程度降低农户损失。组织市粮油工作督导组赴各区(市、县)加强灾后重建和灾害防范的督促指导工作,督促受灾地区抢抓农时,尽快开展灾后重建。目前,保险公司正在受灾地块进行实地查勘定损。
强化资金支持。为减少雹灾对我市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第一时间向省农业农厅报告,积极争取省级救灾防灾资金的支持,整合粮油单产提升、绿色防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等项目资金,加大受灾地区的扶持力度,在确保全面完成粮油生产目标任务的同时,实现“面积稳、单产升、总量增”。
记者 李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