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近年来,南明区坚持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城市治理的基础工程、补齐短板的环保工程、检验干部的作风工程来抓,聚焦源头分类、垃圾投放、收集收运、初次处理、终端处置“五个环节”,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品位,取得了良好成果。
宣传再强化 群众齐参与
12月6日,记者来到南明区西湖路街道观风台社区观水馨苑小区,在居民谭开学家中的厨房看到一个厨余垃圾桶,装着蛋壳、果皮、剩菜等厨余垃圾,在客厅看到一个其他垃圾桶,装着纸巾、尘土等垃圾,可以看出居民在源头分类环节做好垃圾分类的自觉性越来越高。
“最开始对垃圾分类了解得很少,在相关部门、街道、社区一次次的宣传引导下,慢慢熟悉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垃圾分类的四个类别、各个类别的常见垃圾等知识,并开始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谭开学边说边把垃圾提到楼栋的便民投放点,投放到对应的分类垃圾桶中。
据观风台社区党支部书记吴丽介绍,社区在群众的宣传发动上下足了功夫,在强化工作人员自身学习的同时,坚持创新形式,线上线下齐发力,持续推进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提高群众垃圾分类意识,凝聚群众共识推进垃圾分类落实到位。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必须着眼长远、绵绵用力,持续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南明区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持续压紧压实社区管居民、单位管职工、学校管师生、物业管保洁、部门管行业“五管”责任,通过学习培训不断强化社区书记、网格员、保洁员“两员一书记”的作用发挥。今年以来,南明区共组织“两员一书记”开展垃圾分级分类培训700余次,实现全区“两员一书记”培训全覆盖。
南明区住建局组织物业公司学习《贵阳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南明区教育系统举行垃圾分类辩论赛;新华路街道开展垃圾分类文艺汇演;五里冲街道丰园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答……南明区各级各部门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截至目前,群众垃圾分类知晓率96.8%、参与率79.2%,持续稳步提升。
此外,南明区还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动员组,全面统筹、系统推进垃圾分类社会面宣传引导工作,每月制定主题宣传活动方案,整合综合执法部门、宣传部门、乡(街道)等力量,聚焦社会动员做好宣传宣讲、聚焦分类环节强化业务培训、聚焦工作推进强化舆论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设施再补齐 衔接更高效
“垃圾被居民分类投放到便民投放点后,接下来就该保洁员发挥作用了。”观水馨苑小区物业公司保洁主管杨会介绍,公司两名保洁员每天早上8点半左右开始收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检查垃圾是否正确分类并将两类垃圾收集到小区新建设的生活垃圾收集房。
观水馨苑小区生活垃圾收集房于今年9月建成投用,分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收集间和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暂存间。收集间内两类收集桶有序摆放,桶身干净、地面整洁;暂存间内的可回收物暂存区域按照玻璃、金属、塑料、废纸、织物等五大类进行划分,有害垃圾暂存区域按照废灯管、废电池、家用化学品三大类进行划分并加盖密封。
生活垃圾收集房还张贴了垃圾分类信息公示栏,包含分类单元基础信息、垃圾分类居民公约、管理责任人员信息、收集收运责任人员信息等,让群众知晓如何投、投哪里、谁来收、谁来管。
生活垃圾收集房的建设,对于提升一个分类单元的收集收运效率起着重要作用,是连接垃圾分类前三个环节和后两个环节的关键。据了解,南明区共划定3352个分类单元(其中居民小区723个),设置便民投放点15445个、误时投放点593个,投放设施覆盖率达100%。
今年,南明区紧盯设施建设短板,大力推进生活垃圾收集房建设,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挥部制定《建设进度表》《跟办清单》《验收清单》“三张清单”,每天对各乡、街道建设情况进行现场督导,发现未施工、施工缓慢、建设不规范等情况时,及时督促施工方整改,并协调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难点问题100余件。目前该区2023年330个生活垃圾收集房建设任务已完工265个,市级验收150个。
针对生活垃圾收集房的各类垃圾,南明区结合实际采取不同措施开展收运,确保厨余垃圾快收快运、可回收物预约交运、有害垃圾签约收运、其他垃圾日产日清。
其中,针对厨余垃圾,南明区按照“定时、定点、定线、定车、定人、定范围”的要求,每个分类单元每日至少开展2次收运,实现723个居民小区厨余垃圾快收快运全覆盖。针对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南明区采取“分片驻点+预约上门”的运营模式,由运营企业派驻管理员固定在一个暂存间工作,服务辐射3至5个邻近的暂存间,并在每个暂存间公示联系电话,预约上门收运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既方便群众,也节约运营企业的用工成本。
项目再推进 层层抓落实
12月6日上午9点44分,贵阳南河岸北控城市服务有限公司收运人员按照既定线路收完所负责区域的全部其他垃圾,随后运往红岩垃圾分类分拣中心进行初次处理。
据了解,红岩垃圾分类分拣中心于2022年10月中旬正式投用,该中心配备了4套水平式生活垃圾压缩机组,单日最高可处理垃圾约600吨,可对厨余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压缩打包等初次处理,再转运到相应地点进行焚烧发电等终端处理。
今年,南明区专门成立项目建设组,统筹协调垃圾分类分拣中心项目建设,确保按进度完成建设。目前,已建成红岩、摆郎、甲秀南路3座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可实现处置规模1200吨/日,实现全区18个“15分钟生活圈”垃圾处置全覆盖。区级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正在有序推进中,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系统的工作体系,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高效运转。为此,南明区搭建区级、乡(街道)、村(社区)三张工作网络,自上而下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各项工作任务有序开展。
在区级层面,南明区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指挥长的南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行业指导组、项目建设组、现场考核组、督办督查组、信息建设组、宣传动员组,全面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统筹调度,建立完善工作机制,高位推动垃圾分类“五个环节”落地落实。
在乡(街道)层面,区直部门、乡(街道)分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区直部门按照“管行业管垃圾分类”的原则,负责指导、督促和考核所属行业做好垃圾分类。乡(街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统筹做好辖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形成条块结合、相互补充、区域领域全覆盖的常态化工作管理体系。
在村(社区)层面,南明区建立以“两员一书记”为核心的网格化治理体系,在社区书记的组织、统筹下,通过党建引领,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将垃圾分类工作辐射整个网格,形成保洁员现场引导及时反馈,网格员上门宣传及时处理,村(居)书记统筹协调精准督导,单位、商户、小区物业、志愿者等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
记者 冉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