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何做到疫情防控有力度,服务群众有温度?考验着一座城市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减少人员聚集和非必要接触,同时方便群众办事,贵阳各级政务服务系统暂停“线下办理”后,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全面推行网上办、远程办、手机办、邮政办等“非直接接触服务”,让线上服务零距离、审批办理不见面。据报道, 自9月2日以来,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线上服务累计为企业和群众办件1506件,提供远程咨询服务600余人次;自9月9日以来,白云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累计为群众办理业务700余件。
疫情期间不能见面,政务服务不能“打烊”。早在2018年,贵阳就在全省率先搭建“一网通办”平台,今年8月底举行的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强调,要大幅度提升全程网办比例,让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秒批秒办”。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因疫情防控措施,很多群众无法到线下窗口办事,线上办事成了主要渠道。这对相关部门而言既是一次重要的考验,也是一次优化的机会。相关部门可在此期间广泛收集群众在网上办事时遇到的问题和建议,进一步优化相关程序,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务。
数字政府的建设在疫情期间有了更现实的社会意义。以抗疫需求倒逼线上政务服务持续优化,更上一层楼,让“数据多运转,群众少跑腿”成为疫情期间及疫情之后的常态,这是为人民服务的应有之义,更是作为大数据之都义不容辞的责任。
赵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