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不好意思,我没注意到您的接龙信息,明天给您送可以吗?”9月16日,在“贵安新区农产品互助团购”的微信群里,高峰镇普马村村民罗方迪敲下这段回复。他一边核对订单,一边协调配送,妥妥一个“云端新农人”。
这个群的诞生,源于一串葡萄。
8月,国家统计局贵安新区调查队队员张雪来到马场镇洋塘村。这个有着20多年葡萄种植历史的村落,今年迎来了500万斤的产量,却也迎来了“卖难”的困境。
“好多批发商过来收葡萄才一元多一斤,我真的感觉有点可惜。”村民的一句感慨,被张雪记在了心里。
回到单位后,她迅速联系了多个部门。很快,在贵安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局工作的周卉也加入了“助农小队”。
“不如我们建个群,像社区团购那样,定时开团、精准配送。”周卉的建议一抛出,立刻得到了响应。
“贵安新区农产品互助团购群”悄然上线。
从最初几十人,到如今400余人;从一周一团,到固定三团;从马场镇的地萝卜,到湖潮乡的竹荪,从党武街道的辣椒、到高峰镇的大米……这个群就像一条看不见的传送带,把田间地头的新鲜农产品,直接送进了新区居民的厨房。
“我们现在配送一次的销售额在千元左右,抛去成本能有两成的收入。”罗方迪笑着说道。他不仅是团购的组织者,也成了资源整合的牵头人。如今,他正联动高峰镇龙宝村、石甲村,尝试以高峰镇为圆心整合周边资源,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被看见、被品尝。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个小群正在发力撬动更大市场,除了微信群团购,罗方迪还尝试通过微店等线上平台,让贵安好物走出新区、走得更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丁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