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走进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舞动,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工艺线高效运转。车间外,一排排崭新的“贵州”牌电动货车整齐列队,等待交付。
“现在订单不断,我们都在开足马力干!”公司运营总监金亮看着生产线数据感慨,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已生产整车9382辆,实现工业产值9.43亿元,同比增长167%。
这一跃升背后,是公司抢抓“电动贵州”政策机遇,坚持自主创新的结果。公司研发团队专为贵州山地、高海拔环境打造的第三代新能源重卡,今年8月已完成全部实验与标定。“车辆在动力输出、能耗控制和爬坡能力上都实现了突破。”金亮表示。这款新车预计明年推向市场。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深化绿色工厂建设与绿色供应链管理,贵州长江汽车与其上游企业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支撑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快速迭代和性能优化,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绿色动能催生新机遇,“贵州造”加速走向世界。“上个月我们还接待了来调研的泰国客户,他们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金亮介绍,目前公司已与阿根廷、巴西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伙伴展开洽谈,车辆将陆续出海。
在贵安新区,绿色,已是整条产业链的共识。越来越多企业主动融入绿色生态体系。
贵州贵安新区东江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机制,从原材料采购源头把控环保标准。福爱电子(贵州)有限公司深化上下游节能减排合作,组建“绿色采购联盟”。“绿色转型不能只靠‘单打独斗’,必须形成协同效应。”福爱电子(贵州)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董泽礼说,“我们提供技术方案,帮助上下游企业改造高耗能设备,近三年来,推动供应链整体能耗下降15%。”
在贵安新区,绿色经济占比已突破50%。一个个绿色园区、企业、工厂涌现,一批批绿色重点项目从“纸上蓝图”落地为“现实图景”。从单个企业智能制造,到产业集群协同升级,贵安新区正以绿色经济为引擎,加快推动产业迈向高效、高质、可持续的新阶段,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奋力突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忠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