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红水河铁路大桥建设现场传来消息:大桥首根竖桩混凝土浇筑完成。这标志着大桥基础施工取得关键性进展,为后续主体结构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浇筑的是大桥7#墩右侧竖桩。该竖桩设计标准高、施工难度大,具有显著特点。设计混凝土方量达725立方米,强度等级为C40。竖桩长20m,为5x7m的矩形截面,桩底扩大头尺寸为5x9m,扩大段长度为5m。竖桩采用隧道法开挖,开挖自上而下循环掘进,及时进行支护。开挖过程中,每个竖桩四周布置测斜管进行深层位移监测,由具有专业资质和丰富经验的技术团队负责编制详细的监测方案,明确监测内容、方法、报警值及频率,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可控。
首根竖桩混凝土浇筑完成,是整个项目团队攻坚克难、科学组织的结果,也离不开各方的鼎力支持。监理项目部严格履行监理职责,为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驾护航。正是在业主、监理等单位的通力协作与大力支持下,项目团队才能在确保质量安全万无一失的前提下,按计划顺利推进这一关键节点工程。
黄百铁路北接沪昆铁路,南连南宁至昆明铁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约315km,设计时速160km,为国家Ⅰ级电气化铁路,建设工期5年,其中贵州段正线长约173km,桥隧比达81.6%。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布局,成为贵州北部地区至通江达海的便捷通道,对于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左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