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美酒

贵州:把握重大机遇 推动酱酒发展

11月中旬,贵州省前三季度制造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的一则数据引发外界关注:前三季度,贵州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其中,酱香白酒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48.5%。

增速快,增量大,这是贵州大力推动酱香白酒产业提质增效的成果。贵州是酱香白酒的发源地和主产区。酱香白酒是贵州工业特色优势和支柱产业。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明确提出要“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

抢抓机遇,创新发展。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汪家强表示,今年来,贵州融合化推进酱香白酒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层级化打造企业梯队、精准化加强要素保障、持续深化加强品牌打造,从严加强产区规划管控、从严加强酿造环境保护、从严加强质量管控,规范行业管理,充分发挥世界酱香酒产业集聚区集群效应,推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质增效 稳产扩能

今年,贵州珍酒发展动作不小。重阳下沙期间,贵州珍酒在遵义市汇川区赵家沟生态酿酒区举行的下沙仪式上投产3.5万吨,新增酿酒产能1.4万吨。至此,贵州珍酒产能规模位列贵州省酱酒企业前列。

酱酒具有周期长、工序多、投资大、见效慢等特点,全生产周期长达5年以上。与此同时,贵州省工信厅数据显示,贵州酱香酒市场需求快速增长。2021年,贵州全省规上白酒企业产量34.8万千升,同比增长30.5%,以占全国白酒4.9%的产量,实现了26%的营业收入,52.3%的利润总额。

“一慢一快”,让贵州持续发挥政策引领作用积极推动优质企业稳产扩能。贵州珍酒酒业公司总经理郭亮表示,珍酒产能从2020年实现1万吨,到2021年超过2万吨,再到今年投产3.5万吨,优质产能扩建在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助力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建设。

不仅通过扩建提供产能,贵州以“千企改造”等工程为引领,引导酒企开展技术创新,“向技术要产能”。在遵义市仁怀名酒工业园区夜郎古酒业制酒车间,全新的自动化设备已在运转,该新车间利用全自动智能恒温风冷设备代替水冷设备取酒,每年每班实现减少用水4000余吨,实现节约水资源且污水排放量更少。

“不仅如此,生产包装车间四条流水线也已进行升级改造,生产效率由以前一日包装4000件左右提升到7000件左右!”该酒企包装车间主管冯正齐满是惊喜。

在实践中,贵州也十分清醒,优良的产区自然生态环境才是可持续产能的基础。因此,贵州将生态环境作为酱酒产业生存发展的命脉和根基,采取最严格的措施,加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近年来,贵州制定实施酱酒产业规范发展意见和产区保护规划,科学划定218平方公里赤水河酱酒主产区。今年,贵州还将出台酱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通过立法手段加大保护力度,在全面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下,满足市场对酱香白酒的需求。

补链强链 联动发展

酱酒飘香,围绕酒产业发展的上中下游产业链也迎来了广阔发展空间。

“去年种三十亩高粱,收了六吨左右,收入四万多元,今年继续加大种植!”在桐梓县尧龙山镇大面坡村,高粱种植户张绍秀从“试一试”到“放心闯”,今年高粱面积超过四十亩,收入持续增加。

高粱产销端是贵州酱香白酒的“第一车间”。为稳定优质高粱产能,从产区规划、科技支撑、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力,确保高粱品质稳定、生产稳定。为强化高粱产业利益链接,贵州省国资委、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合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鼓励省名优白酒企业与高粱种植企业签订购销协议。数据统计,2021年,贵州仅酒用高粱订单就达205.9万亩。2022年,全省酒用高粱达成产销订单超70%,剩余30%已达成意向产销订单,实现了白酒产业做强、高粱产业做大、农民收入增加。

产业中游,白酒包装配套产业也异军突起。在位于遵义新蒲新区的贵州裕同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成品组装车间,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行,近百名工人熟练地在流水线上作业。“作为首家入驻新蒲经济开发区的包材企业,2020年公司产值1.5亿元,到2021年,已达到4.08亿元!”公司负责人刘刚说。

根据统计,2018年前,尽管贵州酒产业已迈入快速发展阶段,但省内白酒包装自主配套率不足30%。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白酒省内包装配套产业发展,先后举办白酒企业和包装企业对接会,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畅通白酒与包装企业合作渠道,促进供给与需求无缝对接,推动形成习水(温水、二郎)、金沙、新蒲新区等包装产业集群,已具备覆盖赤水河贵州段上、中、下游重点酒企包装需求配套的供给能力,省内白酒包装配套率从30%左右提升到目前超80%,真正形成“包装向看”到“包装在黔干”的产业格局。

酒旅融合则是贵州白酒产区的重要特色产业。贵州加大文旅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投资项目、精心编制旅游路线,创新推动酱酒加工产区与景区景点线路串联、走廊共建、客源互通,资源共享。以茅台主产区仁怀市为例,依托当地集聚的红色资源、酒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当地着力推动文旅融合、酒旅融合,实现了旅游从无到有,从有到优。2021年,仁怀市共接待游客769.7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9.47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41.09亿元,同比增长29.41%。

补链强链,联动发展。贵州省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贵州一面对标先进城市营商环境建设经验和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101项改革事项,打造“贵人服务”营商环境,一面结合酱香白酒在全省的资源禀赋、落地项目、产业聚集等信息,精心绘制贵州酱香白酒全产业链投资、招商热力图,全力服务酱香酒各产业链企业到黔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搭建平台 传播品牌

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打造酱香白酒交流、展示、宣传平台是贵州推进酱香白酒产业发展的又一重点。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由商务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是重要打造的方向。

自2011年以来,贵州已成功举办十一届酒博会。其中,前十届酒博会累计吸引境内外15万家采购商、1.4万家企业参展参会,达成投资贸易总额1.2万亿元。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品牌展会项目”。

图6第十一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第十一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2022年1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不断提升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影响力。

如何提升?11月,第十一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期举行。为办出水平、办出效果,贵州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创新活动形式,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方式,提振消费市场、谋求贸易合作、探索酱酒产业高质量开放发展路径。

展美酒。线上共设置展区7个,包括进口酒展区、白酒展区、葡萄酒展区、啤酒展区、果酒和黄酒展区、保健酒和配制酒展区、涉酒全产业链展区。线下共设置展馆(展区)8个,展览面积约8万平方米,设置标准展位约2500个,分国际精品馆、中国名酒馆、国际美酒馆、省(区、市)精品馆、酱香核心产区馆、酒类全产业链馆、“酒+”馆和美酒美食综合展示区。

促合作。经贵州投促部门最新统计,本届酒博会会前和展会期间,贵州面向重点区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对接洽谈活动,发布了一批招商推介项目,预期签约一批投资贸易项目,引进落地一批示范带动性强的产业合作项目。开展的投资贸易洽谈中,66个酒类招商项目达成合作,合同总金额达475.49亿元,涵盖酒类酿造、酒旅融合、包装配套等产业;38个酒类贸易项目达成合作,贸易总金额达25.26亿元,包括酒的销售、酿酒原料采购、包装材料采购等。

话发展。酒博会期间,先后举行酒业发展高峰论坛、第十四届酒类品牌价值颁奖盛典、贵州白酒数字化市场发布会、中国(贵州)酒业电商发展新趋势高峰论坛、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论坛等论坛活动,云集酒类行业“大咖”,为迎来全新发展机遇的酱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见解。

……

既要打造成品牌窗口也要打造成为产业交流平台。当前,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施工正忙,整体规划约100万平方米的中国(贵阳)国际酒博城项目启动建设。该项目分3期开发,其中1期规划酒类主题商业约30万㎡,2期规划酒类文商旅约70万㎡。

贵州将以完善配套、渠道建设、集群发声、人才价值、数据优势、政策扶持赋能,推进项目建设,促进形成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稳定生态,着力将酒博城建设成为酒业聚合大平台、酒旅融合大示范、全球名酒展示大舞台,打造永不落幕的常态化“酒博会”。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天下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