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贵州

经济观察|“一朵云”托起贵州国资监管新图景

贵州大数据集团企业数字化事业部的办公区内,键盘敲击声、业务讨论声与服务器运转声此起彼伏。

在这里,团队聚焦重点领域与关键问题,积极探索并实施穿透式监管,致力于实现“向下看清每一级、逐级管住每一层”,以保障国有数据资产的安全与价值提升;同时,企业如何借助“上云、用数、赋智”实现数据驱动的运营、降本增效与增收,如何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互联互通——这些长期制约贵州国资监管智能化和企业“智改数转”的挑战,都将通过一朵“云”迎来破解之道。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贵州国资云正式对外发布。这个由省国资委统筹主导、贵州大数据集团承建,全省国企共用的专属云平台,以国资在线监管平台建设为主线,不仅致力于构建穿透式监管体系,更将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的“工具箱”支持。

贵州大数据集团“国资云”项目负责人刘龙告诉记者,目前,技术团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首期云平台的调测——国资云计划于10月底前进入试运行阶段。

从传统监管向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监管跨越,贵州国资国企“一云统揽、一网协同、一网监管”的全新格局即将开启。

从“数字化监管”到“智能化监管”

过去,由于监管企业、市州国资国企的系统建设进度不一、数据标准存在差异,省级层面在全面采集监管指标数据时面临一定难度。

数据联通程度不足,制约了监管“纵向贯通”的深度;企业经营管理系统覆盖面的局限性,又影响了监管范围“横向拓展”的实效性。

“在智能化应用层面,仅靠指标数据的采集,也难以全面支撑‘数据分析、风险识别、预警提示、风险处置’的闭环管理。”刘黔龙说。

此外,数据安全与系统自主可控也是各方关注的重点。目前省属企业上云的系统占比仅为28%,其中使用商用公有云占比46%,多云异构占比23%;平台、网络隔离,无法有效保障数据的汇聚和安全。同时,国有企业国产化改造,如果要从数字基础设施到应用全部考虑的话,或将面临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技术改造流程。

面对这些挑战,贵州省国资委强化统筹引领,以省属数字经济龙头企业——贵州大数据集团为依托,全力打造贵州国资云平台,积极推动全省国有企业共建共享。贵州国资云秉承“智国资惠国企”的服务理念,以赋能为宗旨、以共享为目的,全栈使用国产硬件、云平台、中间件、软件,助力各企业完成国家2027年信创替换的要求。

同时,国资云将按照贵州政务信创云(贵州省唯一获得国家云计算服务安全资质的云平台)同等标准进行建设和运营,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应用安全。

紧扣“算力底座、数据中心、能力平台、监管智库、企业服务、安全防护、应用市场”等核心功能,通过构建统一技术底座、深化数据标准治理,一朵“云”升腾而起,托举起国资“穿透式监管”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崭新未来。

打造数据全链条“工具箱”

结合省国资委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设要求,一个包含智能问数、企业数据填报指引、指标解读、政策解读等功能的国资监管AI助手已打造完毕。

“股权投资聚焦主业模型、多层架构判别模型、控股不控权判别模型、违规出借资金风险模型”4个智能监管场景也完成了业务模型的开发。

“赋能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也是国资云的重要使命。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我们自研AI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魔数工厂’,将为国资国企提供技术适配的‘工具箱’。”刘黔龙说。

平台覆盖从数据标注、模型训练到应用发布的全流程,并依托其资源整合能力,实现算力并网与优化,推动AI在实体经济中落地。

“数据融合将产生更多商业场景和应用模式。”刘黔龙表示,“我们还规划在国资云上打造‘企业可信数据空间’,实现数据‘聚、通、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让数据真正‘活’起来、用起来。”

构建互动创新平台生态

国资云不仅是一项基础设施,更是一个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目前贵州大数据集团已与多家省属企业展开深度合作:与茅台集团探索数据穿透监管机制;与磷化集团推进企业全域数据治理项目;与高速集团商讨SaaS应用上架运营与交通数据融合开发;与水投集团谋划行业云节点及数据中心资产合作。

未来,贵州国资云将联合生态伙伴和兄弟企业,上架国资监管、经营管理、智能制造等领域及行业应用,结合平台强大的中台能力,共同打造“国资云+”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统一的运营服务门户,成为国资国企互动、创新的平台。

平台建设已有明确时间表:2025年10月30日前实现试运行;2025年12月完成监管数据上云;2026年6月实现监管用数;2026年12月完成数据赋能并扩展至市州国资体系。

“我们力争到2026年底,监管平台数据采集自动化率达到80%,数据资源集中度达到80%,有效降低管理成本30%以上、提升管理效率30%以上;24户省监管企业经营办公类系统进行上云、迁云、融云,降低IT投资成本40%以上,运维效率提升50%以上。”刘黔龙说。

贵州大数据集团还将针对省管企业上云、用云制定专门的“一企一策”策略,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并争取省里科技创新和数实融合相关政策、资金支持;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头部咨询单位,共同打造创新实验室,开展技术研究与创新,赋能贵州国资国企“智改数转”,重塑核心竞争力。同时,在贵州国资云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数据要素的汇聚与流通,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