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贵州

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125万座青山藏不住!贵州,处处可见山地生物多样性之美

贵州,“九山半水半分田”,被誉为山地公园省,共有125万座山头。

乌蒙山麓腹地,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山碧湖鹤翩翩,251种鸟类在此和谐共生。

另一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片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的喀斯特森林亦风光秀丽。

走进“山地公园省”贵州,处处可见山地生物多样性之美。

在7月6日举办的2025“山地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生活”主题论坛上,“草海高原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茂兰实践”被作为典型案例向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学者展示。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

以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为目标,近年来,贵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统筹实施乌蒙山、武陵山两个中国“山水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全面提升。

目前,贵州已查明生物物种2.4万余种,是金丝猴的唯一分布地,生长着梵净山冷杉等280多种贵州特有的种植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在中国位列第四。据统计,贵州90%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和85%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了有效的就地保护,全省的森林覆盖率为63.3%,世界自然遗产地达4处、居全国第一,贵阳、赤水市荣获联合国“自然城市”。

绿色已然成为美丽贵州的鲜明底色,也成为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近年来,贵州还依托92.5%的山地丘陵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绿色经济占比达48%。

保护生物多样性,守住生态多样美。未来,贵州还将持续以美丽贵州建设为统揽,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的重大工程,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含绿量”来提升增长的“含金量”,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更多贵州智慧。(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秋时 张警)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