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在赴阿斯塔纳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哈萨克国际通讯社发表题为《同心笃行续写中哈关系新篇章》的署名文章。他指出,两国新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潜力不断释放,西安陆港码头落成启用,“双西公路”、中欧班列畅通无阻,为两国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贵州公路集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在蒙古国、格鲁吉亚等“一带一路”国家承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21年11月,贵州公路集团成功中标哈萨克斯坦克孜勒奥尔达-热兹卡兹干公路改造项目第5标段(以下简称:克热5标),标志着集团在深耕海外建设市场和共建“一带一路”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
克孜勒奥尔达-热兹卡兹干公路是哈萨克斯坦重点实施的公路改造项目之一,项目全长427公里,为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是哈萨克斯坦由南往北从克孜勒奥尔市途径巴甫洛达尔、乌斯片卡至俄罗斯边境的主要通道的组成部分。由贵州公路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克热5标全长30公里,项目于2023年3月正式开工,在项目建设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完成涵洞、路基工程施工,目前正在全力推进路面工程施工,总体施工进度达85%。
进度第一,“贵州速度”受点赞
7月2日,克孜勒奥尔达州公路局局长朱尼索夫带领项目监理一行到克热5标沥青中面层施工现场,检查当前项目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等工作推进情况,现场点赞了项目的施工进度。事实上,这并不是朱尼索夫第一次点赞项目建设进度、表扬项目建设团队了。在今年6月2日2024“驻华使节贵州行”代表团一行到访贵州公路集团时,朱尼索夫通过视频连线,向一众驻华使节赞扬了贵州公路集团建设团队。他表示,自项目进场施工以来,贵州公路集团安排了优秀的施工管理团队,从项目动员、材料组织、工程推进等各方面都展现出贵州公路集团的风采;克孜勒奥尔达至热兹卡兹甘道路重建项目一共有六个标段,贵州公路集团承建的第五合同段在施工进度上是最快的。
“在项目的施工组织上,我们充分考虑到当地市场和环境的特殊性,提前储备项目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和设备投入施工,确保项目施工有序推进。”项目经理谢兴时说。
打有准备的仗,是贵州公路集团建设团队多年“征战”形成的优良传统,而这一传统也在哈萨克斯坦广袤的无人区继续建功。据谢兴时介绍,项目部在2022年8月12日获得开工许可后,就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和设备进场,着手营地、施工便道等临时设施的施工;并且,考虑到当地材料短缺,材料距离远的问题(最近的地材厂距离施工现场370公里,沥青厂600多公里),项目部就在当年冬歇期提前备料,通过铁路、公路同时进行材料运输,最终在项目建设前期就完成了70%的材料储备,为2023年高质量推进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是项目冲刺通车目标的关键一年,工期紧、任务重。为打好这场“决胜仗”,项目部提前谋划,对2024年施工所需各项材料进行统计和筹划,并在冬歇期期间与各大材料厂商、运输公司对接材料生产、运输和合同签订等工作。截至今年4月1日施工前夕,项目部共储备砂石材料32000吨,沥青8600吨,土工布75000平方米,同时,项目后续所需的天然气、矿粉、纤维以及交安工程等均完成合同签订落实工作。
“得益于我们的充足备料,我们的各项施工任务一直是稳步推进的。”谢兴时说,“在今年业主组织的月度考核和季度考核中,我们的施工进度一直是第一名。”
优势互补,携手增进“中哈友谊”
对项目副经理王文进来说,在推进项目工作时遇到的最大的难题便是语言沟通障碍。“刚到项目时,周围全部是外国同事,我说的他们听不懂,他们说的我也听不懂。”王文进说。
在第一次组织生产工作时,为了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王文进就提前把工作思路、想法理清楚,然后交给翻译人员提前整理翻译内容。“真正到了面对面沟通时,我还一边用手语、一边用手机上的翻译软件配合着跟他们交流,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听懂、理解我的意思”。
“语言不通,导致我们的工作开展起来很艰难。”王文进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文进就在休息时间找到身边的外籍同事,相互学习对方的语言;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令王文进感到骄傲的是,他教会了项目当地的驾驶员说中文,教会了阿塞拜疆籍员工用中文表达自己是否清楚日常安排的工作,而他自己也学会了如何在工作中、生活中使用当地的语言与业主、监理和外国同事进行沟通。
相互学习的不只是语言,还有关于施工的经验技术等方面。
“比如我们刚来的时候,就发现这边的管理比较单一,工人每天只干一件事情。”王文进说。在这种施工管理模式下,项目整体工作效率就比较低。为了转变管理模式,提升工作效率,项目部就召集了一众外籍职工和项目分包经理部开会,向他们介绍来自贵州的经验和管理模式,“干路基的可以干路面,干路面的可以干附属”,逐步转变他们的观念,最后形成连贯性的施工管理模式。之后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原先4个月工程量完成不到20%,4个月以后达到了70%。
另外,克热5标这个项目较为简单,没有复杂的桥隧结构物,因此项目的施工重点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为有效保证沥青混凝土的质量,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安装了大型的沥青混凝土拌合机,同时将拌合机的燃料改成液化天然气。相比较当地普遍使用的柴油等传统燃料,液化天然气更安全、经济、环保,并且燃烧效率也更高,能够快速加热沥青拌合机中的材料,提高生产效率。
而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当地普遍的做法是采用摊铺机走钢丝的方式来控制平整度,但是这种方法施工出来的沥青面层平整度很不好。所以后来项目部改进为使用平衡梁,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来检测摊铺机距离路面的距离以及路面高低差,从而保证施工的沥青面层的平整度达到施工规范……
从施工管理到技术经验的输出,从工作到生活,这支来自贵州的团队获得了当地人的高度认可。
项目施工负责人巴赫提尔说:“通过与贵州公路集团这个团队两年的合作,我们对项目管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们实行了一岗双责的管理,管生产就要管安全、质量、环保,还要控制成本,这是我们前所未有的经验,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项目外籍员工萨玛特也特别感慨:“这些中国兄弟到来以后,很多问题得到了解决。”
“敢为人先、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精诚志远”,在贵州公路集团新“铁军”精神的引领下,克热5标项目团队以路为媒,跨越山海,连接起了贵州公路集团与哈萨克斯坦的不解情缘;而贵州公路集团也将通过克热5标这个项目,书写共建“一带一路”新篇章。
综合整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雅萌
素材来源 贵州公路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