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贵州

贵州2000多个行政村配备“1+1”驻村规划师

全省2000多个行政村配备“1+1”驻村规划师

规划先行建设乡村幸福家园

■ 核心阅读

全省驻村规划师充分发挥“翻译官”“协调员”和“监督员”作用,实施伴随式村庄规划服务,引导农民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健全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保障机制,全面助推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成为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的有生力量。

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000多个行政村配备了“1+1”驻村规划师。据了解,2023年初,全省配备“1+1”驻村规划师的行政村只有1638个,从数据上看,一年多来,全省乡村规划人才队伍又得到进一步壮大。

贵州喀斯特地形遍布,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省份,有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18个世居民族,村寨布局各具特色,建筑风貌各式各样,特殊的自然地理格局,使全省村庄呈现规模小、分布散、设施差的特征,加之本土规划技术人员支撑不足,基层规划管理人员极度匮乏等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了村庄规划工作的难度。

所谓“1+1”驻村规划师,包含两种配置模式,一种模式是“1名驻村规划师+1名县级自然资源部门选派人员”;另一种模式是“1名驻村规划师+1名村干部或派驻乡村的党建指导员、农业指导员、产业指导员”。实行“1+1”模式,是为了化解自然资源部门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驻村规划师与基层工作人员紧密协作,共同规划乡村建设。

为有效破解村庄发展面临的难点和痛点,2021年,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加快建立“1+1”驻村规划师机制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在全省创新建立“1+1”驻村规划师工作机制,以红色美丽村庄、特色田园乡村为试点,并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为更好地做好桥梁纽带,全省要求“1+1”驻村规划师既要“驻”村,又要“住”村。一方面,“驻”下来,即要宣传解读“先规划、后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让村民听得懂、好沟通,知道村庄规划是什么、要做什么,村庄发展建什么、在哪建、怎么建。另一方面,“住”下来,即要深入田间地头、融入生产生活,通过经常性入户走访,了解村民所思所想和急难愁盼,做好基础情况和村民意愿的收集,能更好地站在村民角度思考问题、谋划发展,“沉下去”与村民建立信任关系。

与此同时,在规划草案阶段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听取村民意见,突出村民主体地位;规划方案阶段集思广益、充分讨论,吸纳合理诉求,协调各方矛盾;规划成果阶段,做好公示公开,便于村民监督。通过驻村规划师引导、村民全过程参与,让村庄规划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促进规划共编、共治、共管,在处理矛盾冲突时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得到老百姓的一致认可。

为切实推动村庄规划落地落实,当前,贵州还探索将伴随式服务贯穿规划“纸上画、墙上挂、地上建、云上管”的全过程。

对于有驻村规划师配置的村庄,由驻村规划师贯穿规划服务全生命周期,让具体项目在空间上落位、在土地上落实、在运营管理上落细。而对于没有驻村规划师,甚至没有编制规划的村庄,自主研发“贵州省村庄规划便民服务系统——村规APP”,以公开版影像为底图,标注标志性建筑或道路节点形成空间参照,叠加“三区三线”、水源保护区、村庄建设边界和地质灾害危险区等各类安全管控范围,结合手机定位辅助项目选址和基层管理,让村民“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实现“掌上操作、云上管理”,以“数字伴随”破解管理人员匮乏难题,让伴随式服务“触手可及”。

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加快健全完善“1+1”驻村规划师伴随服务工作机制,按需指导各地有序选配“1+1”驻村规划师,加强基层干部业务能力水平培训,打通规划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力争在全省乡村振兴开新局、“和美乡村”展新颜的新征程上,作出自然资源部门更大的贡献。(记者 金秋时)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