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为每年的3月22日,旨在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每年的“世界水日”,各个国家地区都会举办一些关于“水资源”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节水的意识。 今天(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主题为“Water for peace”(以水促和平),旨在强调水资源管理作为和平渠道的益处,展示加强合作和防止与水有关的争端的有效机制和工具。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
今天(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
贵州坚持把“节水优先”贯穿高质量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以水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实现“双下降”。
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主要是检查输水管道,春耕来了,农户随时都要用水。”眼下正是春耕时节,龙里县湾滩河灌区管水员刘志海正忙着巡查管线。
为了实现高效用水,2017年以来,当地先后建设110多公里的引水干管、灌溉支管,把水送到了农户的田坎边。
“管道已经安到我们大棚门口,刷卡就可以取水用了。”灌区用水户罗英今年计划种植对水分要求较高的黄瓜,“安装这种滴带,第一是是能保证根部随时都有水分、土壤湿润。第二是节约用水,一亩地30来块钱就能完成全年的供水了。”
龙里县在灌区建设了IC卡充值取水系统,可以实现取用水的自动化控制和精准计量,减轻了基层人员管水成本,灌区水费征收率达100%。
“传统的灌溉模式就是大水漫灌,有下渗蒸发,还有无效区域的灌溉,都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目前这种方式都是在作物的一定范围内进行精准地灌溉,促进了节约用水。”龙里县水务局副局长蒋言和表示。
截至2023年底,像龙里县的这种高标准节水型灌区,贵州已累计达到5个,全省拥有46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
空间均衡优化配置水资源
数据显示,贵州水资源总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但贵州特殊的地理条件导致水资源分布不均,必须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贵州从去年开启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逐步补齐工程性缺水短板,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水资源利用刚性约束,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水动力”基础。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是贵州首个大型跨地区、跨流域、长距离调水工程。项目涵盖了总库容10亿立方米的大一型水库、62公里总干渠、300多公里干支渠,充分保障了贵阳贵安、安顺等黔中地区对水资源的科学运用和精准调控。
贵州水投集团黔中分公司总工程师宋金伟介绍,“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水源点属于长江流域,我们把长江流域比较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珠江流域,年调水量有5.5亿立方米。特别是去年,红枫湖水库和花溪水库水位极低的情况下,我们6次调水经过148公里输水干渠,把水调到贵阳市保供抗旱。”
循环利用深化节约用水
做好污水处理、促进循环使用,是节约用水、将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关键环节。在贵阳市青山再生水厂,每天都要处理3到5万吨城市污水。
中国水环境集团贵州业务区工程师刘松介绍,“处理后的出水可以达到目前我们国家行业的最严的排放标准,氨氮等核心指标可以达到地表4类水标准,可以用于环卫工人浇洒地面、绿化、河道的生态补水、园林养护等等。”
截至2023年底,贵阳市共建成城市再生水厂49座,日处理污水量175万吨,再生水利用超过400万吨,实现了水资源从源头到末端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数据显示,2023年,贵州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45.54万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8.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9.94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50.8%;重点监控的六大行业节水型企业建成率达100%;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434提高到0.498。
记者: 刘荣曌 宁波 平川 杜俊杰 刘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