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梵行奇源”民宿老板石兵权刚送走一批重庆游客,又迎来湖南游客办理入住。“这个暑假几乎天天满房!”他笑着说,“多亏‘生态积分’帮我拿到了贷款,完成了农家乐到特色民宿的升级。”
石兵权口中的“生态积分”,是铜仁市在探索生态价值转化中推出的一款绿色金融产品。2022年,“梵净生态账户”在江口县率先推出,公众可在日常生活及经营过程中,通过“绿色行为”来获取“梵净生态积分”。而生态积分则可作为绿色信贷评级授信、利率定价的重要依据。
十多年前,石兵权便利用自家房屋开办农家乐。随着前来梵净山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他谋划把农家乐升级为民宿,却因缺乏资金困扰。2023年,石兵权凭借他“梵净生态账户”里的200多生态积分,顺利获得100余万元贷款,还享受了利率优惠。他激动地说:“真没想到,好生态真的能‘变现’!”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铜仁,县县有秀水、乡乡见青山、村村藏田园。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铜仁持续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提出做绿水青山的“股东”,当金山银山的“合伙人”。
该市系统编制生态资源资产、生态产品目录和重点项目库“三张清单”,建成全市生态产品综合服务平台,推动生态资产实现智能化、精细化、价值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多项创新实践稳步推进:
创新“生态积分贷”“绿色支付贷”等金融产品,全市建成生态账户11万余个,累计积分超100万分,金融机构授信总额达137.5亿元,发放“生态积分贷款”93.1亿元,惠及8.2万户,为农户和企业节省利息超7200万元。
以“生态账户”为基础,运用区块链技术赋能生态资源资产流转,建成集核算、管理、交易于一体态产品综合服务平台,形成“收储—交易—开发—服务”全流程数字化闭环,为各方提供“一站式”价值实现服务。
此外,林业碳汇(碳票)交易取得突破,2024年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重启后,贵州省首张碳票交易在江口完成。并创新开展“活立木”生态价值转化交易,推出全省首张“活立木数字资产证”,目前已交易活立木204株,交易额15.45万元。
不仅如此,铜仁生态补偿机制也持续完善。2024年以来,梵净山区域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获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4.78亿元,用于设立护林、管水等“生态公益岗”,帮助群众在家门口端上“生态饭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