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铜仁

铜仁市激发村级集体经济新活力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23年,《铜仁市“强村富民”计划三年行动方案(试行)(2023—2025年)》实施。通过系列实践探索,截至2024年1月,铜仁市2738个村的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有563个,占20.56%,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

激发活力,加快探索内生动力型发展模式

铜仁市探索了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型发展模式,资源开发模式是其中之一。该模式将可供利用却又搁置的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石阡县大沙坝乡任家寨村发挥当地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矿泉水和八月瓜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增长。类似模式在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镇薅菜村、德江县平原镇坳田村、万山区白岩村、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等地也有所发展。

资产盘活模式是另一种内生动力型发展模式。该模式在对村(社区)集体土地、房产等清产核资基础上,进行合理盘活和开发。石阡县坪山乡佛顶山村引进企业入驻,建设研学基地,创办黄水粑加工厂,盘活闲置资产,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这种模式在万山区谢桥街道、碧江区漾头镇九龙村等地也取得积极成效。

抱团发展模式是铜仁市探索的另一种模式。此模式突破传统集体经济单村发展模式,根据不同村情,以股权为纽带建立多村抱团的集体经济区域联合体,实现资源整合。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洪渡镇多个村合股成立公司,发展王坨村蛋鸡养殖场和洪渡古镇超市2个集体经济实体,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类似做法在沿河土地坳镇、松桃盘信镇等地也得到发展。

农文旅融合模式和易地搬迁服务型模式是铜仁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农文旅融合模式利用当地本土资源,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融入“吃、住、行、购、娱、游”等产业链。如,万山镇三角岩社区和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等地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带动集体经济发展。

易地搬迁服务型模式利用人口集中和地处城市中心、经开区等区位优势,采取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搬迁群众创业就业。万山区旺家花园社区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安置点,让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同类型的还有德江安化街道楠木园社区、碧江矮屯社区、松桃团山社区、江口凯德街道梵瑞社区、印江兴民社区等。

互惠共赢,大力推进外部助力型模式发展

除内生动力型发展模式,铜仁市还积极探索外部助力型发展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是其中典型代表,此模式下,企业与村集体互惠合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入股龙头企业,由企业独立进行产业经营管理活动。德江一牧业公司与当地村集体合作,发展奶牛养殖业,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类似模式在思南县三道水乡、万山区黄道乡等地也得到推广。

订单生产模式是另一种外部助力型发展模式,村集体按企业需求生产,把产品销售给下达订单企业。万山区下溪乡瓦田村和谢桥街道龙门坳村等地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合作,实现农产品的直接销售。

物业经营模式则是铜仁市探索的又一种新模式。该模式整合集体经济资金和土地资源,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建标准厂房、铺面、农贸市场等,或在异地用“飞地”的运作模式修建或联村共建物业项目,进行物业租金和经营管理。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店村通过资源居间、生产居间和服务居间三种模式,实现村集体快速发展;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杨家寨村将村集体闲置资产整合统一规划后出租或承包给企业、商户等发展养殖业,实现规模化养殖和集约化经营。

健全机制,因地制宜创新利益联结模式

实践中发现,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是各类发展模式见效的关键因素。对于村干部而言,实行“两套班子、一套人马”“村社合一”模式,合理的利益分配是积极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践行“扫好自家屋子,踏出发展路子”的关键所在。对于村民来说,利益联结机制关系到各自切身利益,在“口袋富”起来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实现“脑袋富”目标。目前,铜仁市各地区正探索符合当地实情的利益联结模式。

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探索“622”分红模式,村集体收益的60%用于村民分红,20%用于村集体合作社的再发展,20%用于支付村干部和党员村集体经济管理费。思南县邵家桥镇渔溪沟村,优化“334”利益联结机制,将30%的集体经济利润作为分红金,30%作为村集体事业发展资金,40%用作村企运营资金。

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乐嘉产业园根据“项目到村、资金到社、股权到户、全面分红”原则,采取保底分红、效益分红、公司资金分红三种分红模式。另外,德江县平原镇实行“424”分配机制,将强村富民工坊收益的40%用于各村(社区)集体经济入股分红,20%作为强村富民工坊管理层的发展激励金,剩下的40%用于强村富民工坊的滚动发展资金。

铜仁市探索的各种农村集体经济利益分配机制,均在村企协商和村民协商的基础上,通过章程形式固定,体现了各地区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的理念,在激发村民的发展活力的同时,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系中共铜仁市委党校副校长张月勇、铜仁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教授 陈俭)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