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黔西南

这里的“风光”无限好——黔西南兴仁加快推动风光能源开发利用

西南州兴仁市,屯脚坪寨风电场正上演着一场风与力的交响。

当山风劲舞,机组满载每分钟可以转动12圈,一圈可以实现产值约2.1元。桨叶奋力“奔跑”,将无形的山风化作清洁电能,点亮远方万家灯火。

而在不远处的潘家庄,另一幅“追光”图景同样壮丽。

千亩土地之上,光伏组件板铺展开一片波光粼粼,与四周的苍翠青山交相辉映。阳光慷慨倾泻,光伏板熠熠生辉,正悄然将“阳光财富”转化为驱动发展的绿色新动能。

7月5日,随着最后一台风机叶片与轮毂精准对接,兴仁市屯脚坪寨风电场项目宣告18台风机全部吊装完成。这座总投资6.7亿元、总装机容量90兆瓦的清洁能源工程,正式迈入全容量并网发电的冲刺阶段。

作为贵州省2024年省级重大工程——兴仁市120兆瓦风电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屯脚坪寨风电场雄踞于屯脚镇与巴铃镇的山峦之间。项目安装了18台单机容量5兆瓦的“巨人”,其叶轮直径达200米,轮毂高度达115米,蔚为壮观。配套新建的110千伏升压站及输变电网络,将确保绿电高效输出。

“4月17日,我们实现了8台风电机组首次并网,预计这个月底最后两台机组也将实现并网,比我们原计划提前了3个月时间。”屯脚坪寨风电场项目负责人张明告诉记者,目前,每天发电量可以达到30.9万千瓦时,截至7月底,该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已突破2900万千瓦时,实现产值约1000万元。

驻足风车之下,才能真切感受自然伟力如何推动叶片旋转,生生不息。项目建成投用后,预计年均可提供清洁电能约1.97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约5.9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36万吨,节能减排效益卓著,为当地新能源产业腾飞注入强劲动力。

而在潘家庄能投农业光伏电站项目建设现场,则是一幅忙碌的图景。

“目前已完成155兆瓦光伏板安装,正以日均2兆瓦的速度全力推进。”该总包项目负责人黄京介绍道。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安装组件,升压站已经基本完成施工。

潘家庄能投农业光伏电站项目位于潘家庄镇及城北街道、占地4293.6亩的省级重点项目,是黔西南州2025年“5+3”重点调度项目。自2024年10月开工以来,施工方精细排布每日计划,动态优化工序衔接。面对山区施工的运输、管理、监管难题,项目创新引入近30台无人机进行材料运输与安全巡检,大幅提升了效率与安全性。

“我们运用无人机巡检和智慧工地技术,确保每个环节都标准化、安全可控。”黄京说,对待这颗“绿色能源的种子”,他们力求精益求精。

已安装区域,光伏板阵列整齐划一;板间与板下,桑葚、花椒等作物正茁壮成长,绿意盎然。“目前已种植桑葚约550亩、花椒约380亩,后期计划引入中草药等经济作物。”黄京告诉记者。这种模式巧妙化解了土地资源瓶颈,同时为区域创造就业、助农增收、提升农业效益,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潘家庄光伏电站总投资9.73亿元,建设规模达200兆瓦。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3亿千瓦时,年均销售收入约8320万元,净利润约1855万元。

“在潘家庄和大山镇,我们两个光电项目同时施工,其中潘家庄光伏项目是黔西南在建最大光伏项目,项目建成后不仅输送了清洁电力,更显著提升了兴仁光伏产业的经济与环境效益。”业主单位贵州锦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永亮告诉记者,“项目所用的部分光伏组件来自兴仁工业园区,最后项目投用以后发的电也会‘流入’园区,实现完美的闭环。”

“抓”住风、“留”住光,伴随装机规模增长,数据显示,今年1到6月,兴仁市风电光伏发电风光发电量21855万千瓦时,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在电力保障上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兴仁年日照数可以达到1120小时,有效风力可以达2200小时,这是我们发展风电、光电的底气所在。”兴仁市能源局油气及新能源股负责人杨雄告诉记者。追风逐日,步履不停。目前兴仁市通过统筹推进风电、光伏、水电等多类型能源项目的协同开发,一个“风光水火储”多元互补的现代能源体系蓝图正徐徐展开。这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正成为驱动兴仁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引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段源兴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