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记者从六盘水市民政局获悉,截至7月1日,六盘水市已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10000人,完成家庭养老床位建设2628户,超额完成378户,同时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11723人次。
2022年,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随后,民政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
今年3月5日,六盘水市正式启动“国字号”项目试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
入户评估 确保适老化改造设备“用得上”
从今年3月开始,居住在六盘水市部分老年人家里,迎来一群年轻人的造访。
他们与老人聊天,又为老人测量躯干和四肢长度。礼貌地征求主人家同意后,还重点查看厨房、卫生间、卧室等区域,并认真地记。
有老人疑惑:这是要重新给我们装修房子?
“上了年纪,平衡能力会减弱。椅子没有扶手,我们担心您某天起身时往一侧摔倒。”听完年轻人解释,老人们大致弄懂了一个新词:适老化改造。
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也是适老化改造工作的一部分。其改造工作及竣工验收,六盘水市交由第三方公司来做。改造前需评估,根据老年人生活能力、辅具需求、居家环境、家庭关系等方面建立不同的改造方案。
“入户评估非常重要,每个老人的身体条件和习惯有所不同,安装设施要使其‘用得上’。”六盘水市钟山区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执行方、广东中匠福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彭斌介绍,按原定计划,六盘水市以6699元/户的标准,对2250户进行适老化改造和智能化改造。
经走访了解,钟山区有些家庭无需护理床及电动辅助起身器等设施,而节约下来的资金,能多改造150户左右。
量身定制 用真诚和真实打造“安全感”
尽管前期针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进行了广泛宣传,但盘州市盘关镇东风社区居委委员李荣会发现,社区里老年人意愿不是很高。
有老人舍不得花钱,认为没必要改造;还有老人与子女同住,担心子女不乐意适老设施挤占生活空间。
但在多方努力下,目前,盘州市东风社区的适老化改造已全部完成。
其中有一户家庭,两位80多岁的老人与其精神残疾的女儿一同生活。改造完成后,每次遇到社区工作人员,两位老人都连连感谢:“卫生间本是极易发生滑倒的地方,改造增加了移动坐便器、防滑垫、手杖和沐浴椅,让我们有了更多安全感。”
李荣会说,受他们影响,刚开始持怀疑态度的老年人也积极申报并期待适老化改造。
在智能化改造方面,六盘水市还根据老年人需求,在床头等位置安装“24小时紧急呼叫报警器”。一旦老年人身体不适,或紧急摔倒,按下按钮或拉动拉绳,家属就可接收到求救信息。
未来,这些设备的数据还将与六盘水市智慧养老平台联通,让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也能及时上门为老年人服务。
携手发力 站稳居家和社区养老“主战场”
营造让老年人舒适的生活环境,机构、社区、城市携手发力。
六盘水市钟山区凤凰街道凤凰新苑的柯昌珍老人,老伴去年过世后独自居住。有人劝她去养老院,她不乐意。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近年来,我国形成“9073”养老模式,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只有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这意味着,居家和社区养老,将是未来较长时期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战场。
因此,为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的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基础照护、探访关爱、健康管理、委托代办、精神慰藉等上门服务,也是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六盘水市规定12个月内,对同一位服务对象累计提供不少于30次以上服务,共计4500人。
近4月以来,每周都有一位年轻人上门来看望柯昌珍,为她测量血压、血糖,为她打扫卫生,还问询她是否需要推拿等服务。
“你来陪我聊聊天就好,家里一热闹,我就很高兴。”柯昌珍最需要的帮助是陪伴。在絮絮叨叨的聊天中,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一天的时间也变得没那么漫长。
90%的居家养老族的慢性病也不容忽视。六盘水市水城区红桥街道严家寨社区副支书陈学静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大多数老年人被慢性病所困扰。
“这次提升行动不同于以往的慢性病登记管理,可以切实解决问题专业的养老团队的加入,逐步植入用药指导、中医理疗、康复治疗等服务,真正实现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陈学静说。
文、图、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韦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