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10时许,在贵阳开阳县第八小学食堂后厨,工作人员正抓紧时间洗菜、切菜、配菜、烹饪,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摄像头记录下来,并实时传输到“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上,实现从食材验收、厨师烹饪、餐厨废弃物处置、食品48小时留样等环节的全程可视化。
“周一有杏鲍菇炒肉片、包菜粉丝,周二是番茄炒蛋、紫菜肉片汤……今天炒了回锅肉、土豆片,还有炝炒油麦菜、酒酿圆子汤……”该校“膳食监督委员会”成员、学生家长徐丹平透露,在微信公众号上公示每周午餐食谱也是学校的规定动作,且定期邀请家长代表到食堂监督检查,到校跟孩子一同进餐,“现在,学校食堂的各项细节都能在‘明厨亮灶’系统看得清清楚楚,饭菜质量也不错,孩子既吃得饱,又吃得好。”
今年以来,开阳县从建设“透明后厨”入手,将学校食堂的加工区、切配区、烹饪区等重点区域纳入互联网视频监控范围,依托“明厨亮灶”系统,让后厨操作从“幕后”走到“台前”,筑起坚实的食品安全防线。今年秋季学期,全县共有127家学校食堂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改造,覆盖学前至中学各学段。
据悉,在做好“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基础上,该县还建立了“常态+备用”的供应商梯队,同步公开供应商的资质审查结果、履约保证金缴纳情况、食品安全责任险投保信息等关键内容。通过“周排查、月调度、季考评”的动态管理模式,结合供应商“红黑榜”机制,对食材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和管理,切实把好食材安全第一关。
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开阳县在食谱制定和膳食营养均衡上下功夫,结合学生体质监测数据,推出覆盖3至18岁的4个年龄段推荐食谱,指导各校园根据不同学段、年龄段学生的生长需求,结合季节变化优化食谱方案。同时,推出“小小食谱播报员”“寻味节气食谱”等特色活动,让学生参与到食谱制定和宣传中,推动学校科学配餐与学生个性需求“双向赋能”,让学生不仅吃得安全,更吃得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