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安顺

安顺:“互联网+明厨亮灶” 守护校园舌尖安全

日前,镇宁自治县第四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李志艳,通过手机点开监管小程序,清晰看到食堂储存间各类食材分类有序、烹饪区的灶台整洁卫生。 “以前总担心孩子在学校吃得不卫生,现在打开手机就能看后厨,心里踏实多了!”

镇宁自治县第四小学食堂

李志艳的这份安心,源于安顺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的深度落地。

近年来,安顺市聚焦校园餐安全这一民生关切,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从“全覆盖”向“深应用”升级——既让学校后厨变身“透明厨房”,更搭建起家校协同监督的信任桥梁。

目前,全市紧盯膳食质量社会协同监督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供餐学校实现“三个100%”:100%建立家长膳食监督委员会、100%开通“互联网+明厨亮灶”、100%落实陪餐制度,用智慧监管为万千学生的“盘中餐”筑牢安全防线。

“叮!系统检测到后厨通道有异物移动,请及时核查。”今年7月,一只麻雀误入普定县第一中学的厨房,“互联网+明厨亮灶”智能分析系统立即发出预警,工作人员即刻前往,及时驱离了误入的麻雀。

普定县第一中学食堂大屏

“食堂共安装12个摄像头,还开通了智能分析系统,专门向家长、老师开放端口,可远程观看后厨食材制作过程。”普定一中后勤中心副主任潘凯旋介绍,系统中融入1路AI智能摄像头,能自动识别不规范操作与安全隐患:若发现操作人员未戴厨师帽、食材随意摆放,或有老鼠、昆虫等异物,会自动抓拍并推送预警信息至学校与监管部门,实现“被动查看”向“主动防控”的转变。

家长孙俊对此深有体会,每天查看食堂实时画面已成他的“必修课”:“以前总琢磨孩子有没有吃到热饭,现在打开手机,既能看后厨操作,还能看孩子在就餐区的状态,没什么比这更安心了。”

普定县第一中学食堂

作为全市首个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100%覆盖的县区,普定县创新采用“4+1”建设模式(4路普通摄像头+1路AI智能摄像头),构建“普定县‘互联网+明厨亮灶’智能监管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监管部门24小时无死角监管。目前,该县183所开餐学校已全部向家长开放监管权限,“科技+监管”的模式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更让家长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形成家校协同监管合力。

“今天的玉米肉末特别下饭,枣子也甜!学校的饭菜干净卫生,吃得很放心。”午餐时间,安顺市实验学校经开区分校四年级学生宋佩忆端着餐盘,脸上满是满足。这所2021年9月建成投用的公办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设有55个教学班、近3000名学生,虽享受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支持,却以精细化管理与智慧监管,让校园餐兼具“安全味”与“幸福味”。

安顺市实验学校经开区分校食堂

走进学校食堂操作间,智慧验货秤正自动识别当日蔬菜,重量、产地、合格证明等信息实时上传管理系统;高效节能电灶、洗碗机等现代化设备有序运转,防鼠网、灭蝇灯、风幕机等“三防”设施一应俱全。

“服务学生数量多,更要靠科技‘盯’紧安全、靠制度‘守’好品质。”学校食堂安全管理员唐榜琼介绍,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后,后厨操作全程可视化;同时学校严格落实“四个关口”管控:进口关三人复核验收、储存关分类存放巡查、加工关确保食物中心温度达70℃以上、就餐关保证饭菜2小时内食用,还针对近3000名学生的错峰就餐需求优化分餐流程,真正实现“技防+人防”双保险。

智慧验货秤正自动识别当日蔬菜信息实时上传管理系统

“食品安全无小事,每一个环节都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梁冬洪表示,作为城乡接合部学校,学生来源涵盖周边社区与乡村,家长对校园餐关注度更高。为此,学校每周结合营养改善计划要求制定带量食谱,通过微信公众号、家长群双线公示,还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食材采购监督与陪餐,彻底消除“城乡接合部学校管理跟不上”的顾虑。

从镇宁的“透明化共治”、普定的“智能化预警”到经开区分校的“精细化守护”,安顺已构建起“科技赋能、家校协同、全域覆盖”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整改率达99.3%,家长满意度大幅提升,12345、12315热线接到的校园餐投诉量同比下降60%。

下一步,安顺市将继续深化“互联网+明厨亮灶”应用,推动学校食堂网络管理平台建设——除实时查看后厨外,还将开放食材采购价格、经费使用查询功能,实现校园餐“全流程透明、全方位监督”,用科技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让每一份校园餐都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营养加油站”。

来源: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