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贵阳

牢记嘱托展现新风采,贵阳各区(县、市)委全会陆续举行!

近日,贵阳各区(县、市)委全会陆续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一起来看看各区(县、市)准备怎么干吧~

中国共产党南明区第十届委员会

第十次全体会议举行

5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南明区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举行。

全会提出

要在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有新担当。狠抓工业经济,突出抓活存量、扩大增量、提升质量,做大工业总量、提升工业占比。狠抓数字经济,聚焦算力、赋能、产业,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优数字经济产业,打造“新型数字化产业集聚区”。狠抓绿色经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文明“四个绿色”行动,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狠抓科技创新,突出科技项目攻关、科技成果运用、科技人才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成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狠抓项目建设,紧盯精准“谋”、保障“投”、有序“建”、规范“管”、有效“用”,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提升发展效益。狠抓平安建设,维护政治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狠抓风险防范,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要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上有新成效。优化提升法治环境,协助科学立法、深化严格执法、推进公正司法、推动全民守法。优化提升政务环境,深化“一表办”、“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一站办”,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优化提升商务环境,优化市场准入,服务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优化提升廉洁环境,强化教育培训,严格监督管理,强化亲清政商关系,引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廉洁意识。优化提升开放环境,融入陆海内外联动开放格局、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要在推动兴业强区富民一体发展上有新作为。推动兴业,立足区域产业基础,发展现代山地都市高效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推动强区,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聚焦人口聚集功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医疗服务品质,落实重点人群服务保障,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富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要在加强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培育上有新风尚。加强文化建设,转化运用阳明文化,保护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发展民族文化,打造特色群众文化,用活做优历史文化。培育文明新风,强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不断推动移风易俗,以文化人。打造文旅品牌,打造“爽爽贵阳·甲秀南明”城市品牌,打造“科甲挺秀”、“青云直上”、“状元及第”等特色品牌,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持续深化文体旅融合发展。

要在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上有新形象。加强政治建设,强化忠诚教育、政治监督、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忠诚核心、捍卫核心、紧跟核心。优化政治生态,狠抓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整肃“庸懒散软浮推”作风顽疾,狠抓反腐惩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建强干部队伍,坚持严“选”、精“育”、强“管”、善“用”,推动党员干部敢干实干快干会干。夯实基层基础,聚焦基层党建、基层减负、基层治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中共观山湖区委三届十次全会举行

5月9日,中国共产党观山湖区第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观山湖区委党校报告厅举行。

全会提出

要在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彰显新担当。强力推进工业经济,聚焦存量盘活、增量提升、质量升级,紧盯市场主体“强实体”,做大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生态食品产业规模,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力推进数字经济,围绕算力抓产业、抓赋能,积极引进培育一批数据要素及算力服务企业,深化数智赋能群众、企业、政府、基层,推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强力推进绿色经济,秉持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巩固两块国字号生态“金字招牌”成果,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山林河湖,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拓宽“两山”转换路径。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夯实基础保障,发挥主体作用,推动科创联动。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谋、投、建、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提升发展效益。强力推进平安建设,狠抓政治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发展。强力推进风险防控,防范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要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中彰显新担当。构建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持续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构建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持续深化“一表办、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一站办”。构建宜商惠企的商务环境,优化市场准入,做优市场服务,规范市场秩序。构建风清气正的廉洁环境,加强教育培训,严格监督管理,规范政商交往,切实增强干部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廉洁意识。构建互联互通的开放环境,积极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要在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全力推进兴业,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打造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全力推进强县,围绕蓄人口、提品质、促均衡,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力推进富民,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要在加强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培育中彰显新担当。涵养文化底蕴,弘扬民族文化,做特群众文化,发展历史文化,弘扬红色文化,宣传阳明文化。培育文明新风,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打造文旅品牌,着力打造旅游目的地、丰富旅游业态、做优旅游服务,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要在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中彰显新担当。持之以恒加强政治建设,强化忠诚教育、政治监督、学习教育,引导全区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忠诚核心、捍卫核心、紧跟核心,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常抓不懈优化政治生态,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整肃“庸、懒、散、软、浮、推、拖、慢”作风顽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锲而不舍锤炼干部队伍,突出“选、育、管、用”,推动干部敢干实干快干会干。驰而不息夯实基层基础,聚焦基层党建、基层减负、基层治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中共花溪区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举行

5月21日,中国共产党贵阳市花溪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在花溪区行政中心举行。

全会提出

要在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取得新成效。狠抓工业经济,聚焦提总量、优质量、强载体,做大“一主一特”产业规模,统筹新旧动能转换,深化开发区“五优”改革,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工业占比。狠抓数字经济,聚焦数字基建、数字治理、数字产业,推动城市5G网络补盲提速,加快提升“城市大脑”应用功能,推动“一硬一软”产业稳步发展。狠抓绿色经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化生态城市、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建设,持续推进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文明,更加彰显大屏障、大花园、大溪流特色。狠抓科技创新,强化自主创新、成果运用、人才支撑,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狠抓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谋、投、建、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提升发展效益。狠抓平安建设,维护政治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狠抓风险防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要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新成效。优化法治环境,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优化政务环境,深化“五个一办”改革、“六进一送”服务、“园区事园区办”效能。优化商务环境,畅通市场准入,赋能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优化廉洁环境,强化教育培训,从严监督管理,规范政商关系,引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廉洁意识。优化开放环境,壮大开放主体,融入开放平台,做大开放经济。要在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聚焦兴业,发展现代山地都市高效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具有花溪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强县,坚持规划引领、完善配套、优化服务,推动乡镇(街道)立足资源找准定位、错位发展。聚焦富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要在加强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培育上取得新成效。强化文化建设,注重文化挖掘,抓实文化保护,推动文化转化。强化文明新风,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强化文旅品牌,打造休闲度假品牌、山地运动品牌、特色夜游品牌,深化文旅体融合发展。要在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坚定不移强政治,抓实忠诚教育、政治监督、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忠诚核心、捍卫核心、紧跟核心。坚定不移强纪律,深化集中整治、作风整肃、反腐惩贪,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拳整治“庸懒散软浮推”作风顽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定不移强队伍,高标“选”、系统“育”、从严“管”、鲜明“用”,推动党员干部敢干实干快干会干。坚定不移“强双基”,聚焦基层党建、基层减负、基层治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中共乌当区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举行

5月11日,中国共产党贵阳市乌当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在区会展中心举行。

全会指出

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体现新担当。发展实体经济,狠抓工业产业、园区发展、争资争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做大健康医药主导产业,做优电子信息制造特色产业,全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开发区集聚,抓实项目“谋、投、建、管、用”各环节,以产业集聚和项目实效稳固实体经济底盘。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数字经济、银发经济、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发展低空经济,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壮大绿色经济,推进环境友好化、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治理、农村环境整治”五大攻坚战,推动“一主一特”产业绿色化发展,探索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实现生态财富变经济财富。狠抓科技创新,搭建创新平台,支持科技攻关,培育科技人才,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强化风险防范,严防安全生产风险、政府债务风险、社会矛盾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在激发改革开放活力上体现新担当。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服务环境,高质量完成“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地,深入推行执法前置服务、包容审慎柔性执法,落实“招—安—扶—服”全生命周期服务。强化干部教育管理,加强教育培训,严格监督管理,规范政商交往,持续开展招商引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构建亲清统一新型政商关系。开展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能力培训,提升党员干部抓经济能力水平。加强对外开放交流,建强开放平台,培育开放主体,打通开放通道,深化经开区平台孵化功能,打造全省最大冷链冷库交易中心,推动优质产品“走出去”。

要推动“兴业强县富民”,在促进“人产城”深度融合发展上体现新担当。推动兴业,发展都市近郊农业,打造农文康旅融合的都市近郊农业示范带,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一轴两区多点”商业格局,发展商贸业,用好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促进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升温。推动强区,增强辐射带动力、人口吸附力、公共承载力,大力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落实“零门槛”落户政策,推动教育优质均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联动、公私互补,强化基本民生保障服务。推动富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加强分类帮扶,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深入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六六就业稳岗计划”,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四项收入”,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要加强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培育,在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上体现新担当。加强文化建设,深挖文化资源,创新文化活动,繁荣文化产业。强化对民族村寨、红色遗迹的保护利用,培育好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推出乌当系列旅游商品,一体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文明新风,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培育新时代文明新风尚。打造文旅品牌,推动资源整合、客源互动、服务优化,围绕“全域旅游”,丰富“四季旅游”发展模式,瞄准旅居、养老人群精准推介,优化“吃、住、行、游、购、娱”全环节服务,激活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

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在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奋斗的干事创业氛围上体现新担当。加强政治建设,强化忠诚教育、学习教育、政治监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不移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优化政治生态,坚决严明纪律规矩、纠治作风顽疾、推进反腐倡廉,从严从紧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整肃“庸、懒、散、软、浮、推”作风顽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夯实基层基础,建强基层党建,强化基层治理,围绕减负、增收、提质、拓渠、优考持续“强双基”,常态化推进“十减”任务落实,持续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

 

中共白云区委十届十次全会举行 

5月15日,中国共产党白云区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区会议中心举行。

全会提出

要在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作出省会新贡献、彰显白云新担当。狠抓工业经济,聚焦活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坚持工业“六抓”思路,抓企业提标、要素提效、招商提质、项目提速、产业提能、园区提档,统筹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狠抓数字经济,聚焦算力、赋能、产业,探索算力、电力协同发展,推动算力、运力协同发展,深化数智赋能群众、企业、政府、基层,发展数据产业和人工智能,统筹推进算电、算网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绿色经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生态城市、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建设,持续做好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文明、绿色治理。狠抓科技创新,突出创新生态建构、科技成果运用、科技人才支撑,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狠抓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谋、投、建、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提升发展效益。狠抓平安建设,维护政治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狠抓风险防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要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上作出省会新贡献、彰显白云新担当。优化法治环境,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优化政务环境,深化“一表办、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一站办”。优化商务环境,优化市场准入,服务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优化廉洁环境,强化教育培训、监督管理、亲清政商关系,引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廉洁意识。优化开放环境,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要在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上作出省会新贡献、彰显白云新担当。推动兴业,发展现代山地都市高效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推动强县,增强融合发展功能,形成人口承载功能,增强公共服务功能,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富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要在加强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培育上作出省会新贡献、彰显白云新担当。加强文化建设,抓三线红色文化、阳明城市文化、布依和风筝民族文化、爱乐和书香群众文化、古道驿站和工业文脉历史文化。培育文明新风,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深化文旅体融合,围绕高原铝城构建铝城记忆、避暑之都构建林城仙界、青年之城构建云城探奇、活力之城构建山野灵动,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

要在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上作出省会新贡献、彰显白云新担当。加强政治建设,强化忠诚教育、政治监督、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忠诚核心、捍卫核心、紧跟核心。优化政治生态,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整肃“庸懒散软浮推”作风顽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建强干部队伍,突出“选、育、管、用”和“一体化”,推动党员干部敢干实干快干会干。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基层党建、基层减负、基层治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中共清镇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举行

2025年5月8日,中国共产党清镇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举行。

全会提出

要在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有新突破。挖掘存量、培育增量、提质园区,做强工业经济。深化数字赋能,发展数字产业,培育数字经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做优绿色经济。强化主体培育、技术创新、人才支撑,推进科技创新。紧贴需求“谋”,拓宽渠道“投”,强化保障“建”,严格规范“管”,发挥实效“用”,狠抓项目建设。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政治安全、生产安全、公共安全,守牢安全底线。强化风险防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上有新提升。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打造公正法治环境。推动“一表办、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一站办”,打造高效政务环境。优化市场准入、服务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打造有序市场环境。强化教育培训、严格监督管理、规范政商交往,打造亲清廉洁环境。拓宽开放渠道、用好开放平台、培育开放主体,打造高水平开放环境。

要在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上有新业绩。突出“兴业”驱动,发展现代山地都市高效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突出“强县”筑基,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壮大人口规模、提升公共服务,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突出“富民”为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要在加强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培育上有新气象。抓好文化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推进资源开发利用,大力推进文化繁荣。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积极培育文明新风。提质景区景点、丰富旅游业态、举办赛事活动、提升服务水平,深化文旅体融合。

要在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上有新形象。坚定不移加强政治建设,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抓实忠诚教育,深化政治监督,引导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忠诚核心、捍卫核心、紧跟核心。驰而不息优化政治生态,严肃纪律规矩,强化作风整肃,深化反腐惩恶,持续纠“四风”树“新风”。常态长效建强干部队伍,突出精准“选”、一线“育”、严格“管”、实干“用”,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持之以恒夯实基层基础,抓实基层党建,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强化基层治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中共开阳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举行

5月17日,中国共产党开阳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县人民会场举行。

会议提出

要在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作出新业绩。全力发挥比较优势,推动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胜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强产业支撑。全力强化科技创新,狠抓绿色发展、产业创新、数字赋能、人才支撑。全力大抓项目建设,抓实项目谋划、项目招引、项目进度、项目效益。紧盯生产安全、生态安全,加强风险防范,全力守好安全底线。

要在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上作出新业绩。优化服务环境,深化“一表办、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一站办”,全力以赴为企业纾困解难。优化开放环境,着力抓好开放经济,用好开放平台,畅通开放通道。优化法治环境,坚持依法行政,推进公正司法,严格依法履职。优化社会环境,抓好平安建设等工作,以高水平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抓“兴业”上作出新业绩。依托富磷优势做强主导产业,打造全国优质磷矿核心保障基地、全国最大基础磷化工基地、全国百万吨级磷系正极材料供应及创新基地、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依托富硒优势做大特色产业;依托自然优势做优旅游产业,打响“富硒山居”品牌。

要在更加突出县城载体抓“强县”上作出新业绩。围绕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优化县城规划布局,系统化推进县城与园区规划协同,从加快人口导入、发展城镇经济、完善城镇配套、提升城镇品质、加强城市治理等方面发力,着力做大做强做优县城。

要持续紧盯民生保障抓“富民”上作出新业绩。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壮大乡村产业,改善提升人居环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强化就业培训,做好稳岗就业,提高“四项收入”,促进就业增收。紧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紧盯特殊群体、紧盯民生实事,进一步强化民生保障,不断提升群众“三感”指数。

要在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培育上作出新业绩。抓牢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不断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引导全县干部群众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加强文化建设,挖掘水东文化,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发展农耕文化。培育文明新风,强化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

要在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上作出新业绩。突出政治引领,强化忠诚教育、学习教育和政治监督;突出基层基础,强化基层党建、基层减负、基层治理;突出正风反腐,狠抓集中整治、正风肃纪、反腐倡廉;突出自身建设,突出选育管用,着力锻造堪当重任的基层干部队伍。

 

中共修文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举行

2025年5月14日,中国共产党修文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举行。

全会提出

要在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取得新进展。聚焦扩总量、提质量、强链条,推动工业做大做强。聚焦多谋好项目、加快推项目、规范管项目,推动项目建设攻坚。瞄准招商靶向、加大招商力度、强化招商保障,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优化园区对企服务、积极招引培育企业、完善园区基础配套,推动经开区主阵地作用发挥。维护社会稳定、抓牢安全生产、强化生态保护,全力守好安全底线。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新进展。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开展招商承诺兑现和要素保障提升行动,强化问题收集及化解,着力解决企业和社会反映的突出问题。落实好惠企政策、办理好涉企事项、发挥好“企业之家”作用,着力做实为企服务。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一表办、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一站办”,探索推行“容缺审批”,着力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严格落实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着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

要在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上取得新进展。聚焦壮大主特产业、培育优势产业、强化利益联结,大力发展富民产业。聚焦做大规模、做强功能、做优品质,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做大做强做优县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聚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强化社会兜底保障、完善殡葬服务设施,补齐民生短板。聚焦促进充分就业、加大创业扶持、盘活资源资产、落实政策保障,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要在加强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培育上取得新进展。深化阳明文化保护传承和转化运用,探索打造富有阳明文化特色的农文旅体商综合体。建强文化服务阵地,锻造文化人才队伍,整合文化服务资源,持续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创建、文明实践、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新风。聚焦做大研学旅游品牌、做优文化旅游品牌、做强群众体育品牌,打造“心学修文”文旅品牌,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

要在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在修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强化正风肃纪反腐,精心组织实施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狠抓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强化作风和纪律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干部队伍建设,树牢正确导向,优化管理模式,突出实干实绩,推动干部敢干实干快干会干,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持续夯实基层基础,聚焦筑牢战斗堡垒、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基层治理、抓实重点领域,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中共息烽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举行

5月19日,中国共产党息烽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中共贵阳市委党校息烽现场教学基地举行。

全会强调

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狠抓工业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平安建设和风险防范,努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更大成效。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干部教育管理,持续优化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商务环境、廉洁环境、开放环境,努力在释放改革开放动力活力上取得更大成效。要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聚焦发展现代山地都市高效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推动兴业,聚焦增强辐射带动、人口聚集、公共服务功能推动强县,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推动富民,努力在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上取得更大成效。要加强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培育,深挖特色文化资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打造文旅品牌,努力在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上取得更大成效。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着力加强政治建设,优化政治生态,建强干部队伍,夯实基层基础,努力在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奋斗的干事创业氛围上取得更大成效。

全会提出

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贯彻省委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工作要求,持之以恒突出“六个聚焦”抓落实。要聚焦“三抓”抓落实,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稳住农业,繁荣服务业;坚持大抓项目,强化项目为先,强化“七库”联动,强化争资争项;坚持大抓招商,聚焦“招多少、谁来招、招什么、怎么招、招得怎么样”,不断提升招商质效。要聚焦县城抓落实,锚定工作目标,加快人口集聚,着力构建现代化规划引领、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保障、市场商业、文化表达、社会治理体系“七大体系”,集中力量做强做优做大县城,以“强县城”服务“强省会”。要聚焦民生抓落实,持续紧盯县城“一圈两场三改”、农村“五治”、为民办实事“三大抓手”,全力优化岗位、学位、床位、车位“四位”供给,持续关心关爱一老一小一低一贫一弱“五类人群”,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聚焦生态抓落实,围绕“一洞两河三磷”,强化溶洞资源保护利用,紧盯乌江、息烽河打好碧水保卫战,不断深化磷矿、磷化工企业、磷石膏库整治成果,坚决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要聚焦改革抓落实,统筹抓好营商环境优化、开发区“五优”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四块地”改革,持续健全防范化解风险机制、平安建设机制、文化建设机制。要聚焦党建抓落实,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抓实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强县城是息烽县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好的“必答题”。要立足自身实际,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大城镇规模、做优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为奋力开创息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实支撑。要加快构建现代化规划引领体系,坚持规划为先、产业为要、民生为本、重在强功能,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总揽,完善“一轴、两心、四组团”城市空间布局,做精做细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规划等专项规划。要加快构建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深入推进“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突出“一主一特”做强工业、聚焦“一主两特”稳住农业,围绕红色、温泉、生态、乡村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集聚更加显著。要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四大工程”更新改造、城镇交通综合体系建设、住房保障能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城镇地下管网更新改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建设,着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绿色城市。要加快构建现代化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大力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托育、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快构建现代化市场商业体系,完善商贸流通网络,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着力打造老城、高铁站、南部三大特色商圈,不断繁荣和提升市场活力。要加快构建现代化文化表达体系,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注重红色文化挖掘利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服务供给,着力打造浓郁的人文城市,推动城市文化更有彰显力。要加快构建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做精做细城市管理,强化小区物业管理,抓实抓好社会治理,全力改善生态环境,巩固提升城市文明,以高水平治理保障社会有序运行。

 

中共云岩区委十届九次全会举行

5月22日,中国共产党云岩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在云岩区行政中心举行。

贵阳网综合整理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