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贵阳

花溪区坚持“生态立区”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工作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花溪,繁花四季,溪水长流。行走在秀美的花溪大地,这里四季有美景,放眼皆绿色。“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一块块“国字号”招牌,彰显花溪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直以来,花溪区坚持“生态立区”,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算好“绿色账”、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走出一条具有花溪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守好绿水青山 筑牢生态防线

在风光绮丽的花溪河畔,时常可见护河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查河情、清垃圾、强宣传……作为秀美花溪的生态名片之一,花溪河承载着花溪人的生态幸福指数,是触手可及的生态福祉。花溪河干流为南明河上游段,起于花溪水库坝脚,终点为腾龙湾生态馆拱桥,长11公里。花溪河如一条纽带,将十里河滩、孔学堂、花溪公园、黄金大道、大成山5个景区串连起来,诞生了贵州省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为守护好“母亲河”,花溪区以“河长制”为抓手,通过综合治理、持久管护、建设人文山水等方式,不断促进花溪河水清岸绿。

以点带面,统揽全局。实践中,花溪区全方位呵护生态体系,成立青岩油杉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完成久安3.5万余株(丛)古茶树普查及挂牌保护,投入2000余万元开展52个400余亩山体治理,投入10余亿元完成89个公园建设,建成全省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5%。

同时,花溪区持续强化铁腕治污,制定出台20余项实施方案,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8%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花溪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强省会’行动和生态立区战略,成立了花溪区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和花溪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高规格统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9大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围绕‘一城一战一整改’工作重点,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管控减污降碳,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花溪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君发说。

通过用心用情呵护生态、保护环境,花溪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场景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花溪区持续推进水、气、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落实各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努力让花溪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群众更幸福。

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绿色发展

每天,一辆辆载满废旧家电的卡车开进位于燕楼工业园区的贵州天之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废旧家电在这里经过回收拆解,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垃圾变废为宝。

“公司主要有医疗废弃物处理、资源深加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几大板块的业务,通过对各类废弃物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回收再利用,用环保支撑发展,用循环存储未来。”贵州天之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李登辉说。

李登辉介绍,以废旧家电拆解为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出来的铜、铝、钢材、塑料等经过专业处理能成为循环新材料,有效的回收利用,可极大减少矿石开采、运输、冶炼、加工成型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帮助企业减少碳排放。

公司建成投产一年来,贵州天之源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量96.27万台,拆解量95.07万台;报废汽车回收量0.96万台,拆解量0.96万台;医疗废弃物收集量269.48吨,废输液瓶回收量744.62吨,全部进行依法安全处置。

同样让垃圾变废为宝、变害为利的还有贵阳中电环保发电有限公司,该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贵阳市首个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焚烧发电项目。

“项目分两期建设,占地120亩,项目总投资约11.57亿元。一期项目于2018年3月建成投产,建设规模为2条日处理600吨生活垃圾焚烧线。二期项目于2022年6月全容量投入商业运营,建设规模为2条日处理600吨生活垃圾焚烧线。”贵阳中电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峰君说,当前,项目总体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已达到2400吨/天,可处理贵阳市约50%的生活垃圾。截至11月份,完成发电量3.3亿千瓦时,垃圾处理量77.33万吨,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21.6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8.56万吨,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为贵阳市破解“垃圾围城”起到重要作用。

以管窥豹,花溪区坚持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实施“千企改造”“万企融合”,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理念贯穿产业发展始终,凸显生态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正在构建。

转化资源优势 铸就金山银山

冬日里,沿着蜿蜒公路驱车驶进花溪区久安乡,顺着道路攀至九龙山顶,放眼望去,整齐的茶树呈阶梯状向山下铺展,万亩茶园静谧如画。从“黑色经济”到“绿色经济”,久安乡走出一条“黑转绿”的生态转型发展之路。

过去,久安乡是一个“煤炭乡”,村民祖祖辈辈靠煤吃饭,但被划定为水源保护区后,乡里的所有煤矿被关闭。久安乡依托古茶树资源,以打造万亩精品茶园、古茶园为重点,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产业从“地下挖煤”转向“地上种茶”,经济由“黑色经济”转为“绿色经济”,发展从“产煤”转为“产茶”。煤山变茶山、矿工变茶农、黑色变绿色,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成为贵阳市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生动案例。

转变发展思路,转化资源优势,久安乡的生动实践在花溪区并非个例。立足当地实际,花溪区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闯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路子。

为把“生态资源”变成“美丽风景”,花溪区把旅游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先行产业,构建以观光、避暑、休闲、度假、康养、科研、文化体验和环境保护为内涵支撑的生态旅游新格局,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青岩古镇填补贵州文化类5A级旅游景区的空白。

在优良生态环境的加持下,不仅天河潭旅游度假区、花溪公园等传统知名景区深受欢迎,骑行、攀岩、赛车、滑雪等新玩法也层出不穷,花溪区生态旅游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好生态带来旅游的火热。

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因古井得名,数百年来,这口古井从未干涸,至今依然清澈,不仅滋养了世世代代的龙井人,更是孕育出山清水秀的旅游村。龙井村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以“布依情味·龙井百坊”为主题的产业布依坊,现已有酒坊、染坊、银坊、刺绣坊、簸箕画坊等数十个布依坊,乡村旅游越来越热,村民腰包越来越鼓。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花溪区从“生态美”“产业兴”、再到“百姓富”,用生态“底色”描绘了发展“绿色”,守住了绿水青山、留住了金山银山。

花溪区发展的底色是绿色,花溪区城市的本色是生态。未来,花溪区将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总揽全局,加快理念、技术、制度创新,奏响生态文明“最强音符”、打造绿色健康“最美生活”,在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上贡献花溪力量。

记者 李春明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