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城市 > 贵阳

文化惠民赋能高质量发展!贵阳文旅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再上新台阶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步行15分钟去社区文化驿站看书、下棋,在美术馆、文化馆、孔学堂等文化场馆观展、听讲座,在文昌阁听一场热闹非凡的路边音乐会,在花果园跳一场酣畅淋漓的“千人广场舞”……

在贵阳,这一个个场景是如此熟悉。无论市民还是游客,都可以享受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

近年来,贵阳优化文旅产业发展格局,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擦亮城市文旅品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强省会”聚势赋能。

定制主题 生活圈之“魂”百花齐放

出门步行不到15分钟,有书读、有讲座、有文化活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越来越多贵阳市民的生活日常。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改革建设模式,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内涵,为“生活圈”树“魂”,因地制宜“独家定制”公共文化服务,强化群众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在南明区蟠桃宫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家门口文化”展示廊,由南明河、水口船石、仙人洞、猪鬃厂井(响水洞)、水口寺遗址、水口寺大桥等汇集的“家门口文化”重新唤醒老居民的城市记忆,增强新居民的认同感。

在云岩区环兴社区,社区以“城北旧事”为主题,通过墙绘、展览等形式,深挖太平路、城基路、环城北路、合群路等老巷子的历史文化,让居民回味老贵阳的故事。在花溪区贵筑社区的苗绣文化传承活动展览室,不仅有苗绣技艺教学活动,让居民了解非遗苗绣,更有苗绣文化志愿者服务队,教授辖区居民学习苗绣技艺。

在修文县玩易窝生活圈,当地统筹整合资源打造阳明书院,书院收藏有明清典籍11000本、阳明学及阳明后学典籍8600本、其他近现代出版的各类国学书籍17900本,总存量37500本,是修文县重点打造的文化会客厅和新地标、阳明文化的重要宣传及教育基地,也是当地居民发现当地之美、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基地。

“除了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周末我还喜欢去逛逛博物馆、美术馆。”家住中华北路的谭阿姨说。退休后,谭阿姨就给自己安排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她最喜欢去的文化场馆就是孔学堂,每周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讲学,是免费的学习课堂。

据了解,除社区文化服务外,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也已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市有国有博物馆(纪念馆)9座、市级公共图书馆2个、群众艺术馆1个、美术馆1个,区(市、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各1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47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654个,民办博物馆(陈列馆)7座。

擦亮品牌 城市发展活力迸发

为擦亮“爽爽贵阳”城市品牌,近年来,贵阳运用特有的文化打造独属“标签”,丰富城市品牌内涵,持续不断深耕阳明文化,打造“爱乐之城”品牌,振兴民族文化,巩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阵地。

今夏以来,一场场零门票、零距离、零商业的音乐会在贵阳的路边上演,市民和游客只要想唱、爱唱,都能上台一展歌喉。在国庆节、重阳节等节假日,还有全国著名歌唱家张英席、常思思等“空降”现场,带来一场场令人回味的音乐盛宴。在文昌阁、青云市集、甲秀楼等地唱响之后,贵阳路边音乐会逐渐在观山湖区悦然广场、花溪区十字街、乌当区新光里、清镇市时光贵州等地上演,遍地开花的音乐会逐渐把贵阳打造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爱乐之城”。

随着贵阳路边音乐会的关注度递增,贵阳也更加强调“初心”:坚持群众性、开放性、公益性,坚持人民音乐人民办、人民音乐家到人民中去,让市民和游客免费享受公共文化资源,真正把路边音乐会打造成“爽爽贵阳”的一张靓丽名片。

五百多年前,王阳明于贵阳悟道、传道、始论知行合一,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贵阳构建孔学堂、阳明洞、阳明祠“三足鼎筑”,持续围绕建立一个联动机制、完善一个顶层设计、建好一个阳明文化数字博物馆、打造一堂精品课程、开辟一条阳明心学精品旅游线路的“五个一”要求,不断擦亮贵阳作为阳明心学诞生地的文化名片,努力打造阳明文化高地,为旅游赋能,推动阳明文化传承发展。

在志愿服务方面,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阵地,贵阳已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绿丝带”新时代文明实践季主题活动,已注册志愿者93万余人、服务团体2390个。在民族文化品牌塑造方面,贵阳持续举办苗族跳场、布依族“三月三”等文化活动,推动民族特色村寨发展。

精品涌现 城市“软实力”再上台阶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与灵魂,也是城市“软实力”的核心体现。近年来,贵阳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潜心创作,从时代进步中汲取力量,在守正创新中展现担当。贵阳交响乐团、贵州省京剧院等文艺团体在带来一场又一场精彩演出的同时,也在各类评比、展演、比赛中屡创佳绩。

5月21日,贵州京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冯冠博领衔主演的《阳明悟道》获得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7年前,冯冠博作为引进人才定居贵阳,常年活跃在贵州京剧表演舞台。新编历史京剧《阳明悟道》是贵州京剧院创排的京剧,也是贵阳市重点打造的文旅融合艺术成果,由国家一级编剧陈泽恺担任编剧,中国话剧协会副主席钟海担任总导演,贵州京剧院院长侯丹梅担任艺术总监。“用京剧表达贵州故事,这是贵州文化的一次成功输出。”得奖后,冯冠博高兴地说。

6月8日,在“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上,由贵阳演艺集团打造的木偶剧《长征路上小红军》获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参演剧目”称号。作为贵州唯一入选剧目,木偶剧《长征路上小红军》从93部剧目中脱颖而出,成为贵州首个亮相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的剧目,实现贵阳木偶剧在儿童戏剧奖的“大满贯”。

10月20日,贵阳交响乐团在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专场音乐会担纲演出乐团,这是继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后,贵阳交响乐团再次收到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邀请,亮相中国音乐金钟奖的舞台,获得观众、组委会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贵阳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也可圈可点,中篇小说《傩面》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图书《初心行》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另有67部作品分获贵州省文艺奖、省优秀文艺作品奖。

书香浸润 公共文化网络基本完善

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全面推广的图书共享系统、15分钟可抵达的社区图书角……随着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网络基本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已融入贵阳的肌理、走进市民的生活。

在市级图书馆的建设中,贵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作为贵州省第一家对外开放的少儿图书馆,建设规模居全国少儿图书馆前列,先后荣获省“全民阅读示范点”、贵阳市中小学课外教育基地等称号,是贵阳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重要成果。贵阳市图书馆在提供图书借阅服务之外,还积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在“云读山水·走读贵阳”系列活动中,用“边走边读”的旅行和阅读新方式,将城市、景点、街道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等串连起来,自2020年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31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次达280万。

在县级图书馆的打造中,贵阳大胆创新,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营。南明区图书馆就是南明区人民政府与当地房地产公司的合作项目,成为全省首个采用社会化运营模式进行管理的县级公共图书馆,获得良好的社会口碑和品牌效应,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文明单位”。

“您好,扫描我们的二维码即可办理读者证,图书共享系统内近百万册海量图书供您借阅……”不用去图书馆,在商场、公园、社区、街边也可以借还图书,这就是贵阳市全面推广的“社区图书共享系统”。目前,全市站点建设持续铺开,达到198个,实现区(市、县)全覆盖。

据统计,从2017年8月到2023年6月,“社区图书共享系统”注册用户数从526人增加到74604人;年度日均用户活跃量从13人增加到4489人;六年来,读者分享图书449869册次,借阅图书427462册次。全市公共图书馆图书借阅的社区网络基本形成。

记者 董容语

【举报】 来源:贵阳网  责任编辑: 三石天下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