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11月6日,贵阳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了贵阳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基本情况和工作成效。在积极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方面,贵阳市重点开展了以下六项工作。
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主任的中共贵阳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统筹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持续筑牢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43.2%提升至目前的55.3%,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达65,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发现各类物种3657种,基本摸清贵阳市生物多样性“家底”,首次发现中华珊瑚蛇、毛冠鹿等珍稀物种。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治理、农村环境整治”五大攻坚战,率先在全省创造性提出“开门优”和“冬春防”等攻坚行动,实现乡镇级大气微型监测站全覆盖,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3年的76.2%提升至2022年的100%,2022年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位列第6、省会城市位列第4,大气污染防治典型经验做法获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南明河综合治理实践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成功入选国家级美丽河湖名单;在全省率先实施医疗废物条码管理,实现医疗废物全流程可追溯管理,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达100%,成功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大力整改突出问题。以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聚焦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绿色矿山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其中洋水河从“牛奶河”变“清水河”的治理经验得到央视新闻报道,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深入推动绿色发展。坚持“一二三四”总体思路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大数据、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世界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创建“绿色工厂”35家,国家级绿色园区3个,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13个。
积极传播生态理念。久久为功推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持续开展“世界环境日”“618贵州生态日”等主题活动,把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中小学课程安排,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满意度逐年提高,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不断培育壮大,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