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忙完工作回到这个小窝,心里就特别踏实。不仅能免费住上这么好的公寓,还能享受各种贴心服务,让我在贵安真正有了‘家’的感觉。”西部计划志愿者王蓉说。
2024年8月,王蓉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贵安新区湖潮乡工作,起初只能与他人合住宿舍。直到今年2月,她搬进了贵安新区“免费住”人才保障房,成为了首批租客,让她终于在异乡有了归属感。从合租宿舍到拥有专属“小家”,王蓉的生活改变,正是“免费住”人才保障房青年社区全方位赋能青年人才发展的生动体现。
今年以来,贵安新区探索实施人才保障房“免费住”安居引才工程,建设安巢·云澜、安巢·星耀2个青年社区,推出2364套2904间人才房,面向全国大专及以上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住1年政策,吸引集聚青年人才2377名。与此同时,青年社区通过“让居住安心、就业舒心、生活悦心、社群联心”的细致服务,持续强化居住、就业、生活、社群保障,让青年人才在这里真正获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安心居住:筑牢“避风港”,让青年住得踏实
对青年而言,“住得安心”是扎根的第一步。青年社区从安全、服务、出行、心理等多维度发力,为住户织密保障网。在安全防护上,搭建24小时智慧安保系统,建立“10分钟响应、30分钟回复、24小时处理”服务机制,快速解决日常服务需求。王蓉就曾遇到过“被锁门外”的窘境,在联系相关工作人员后,对方很快赶来帮忙,还耐心安抚她的情绪,“当时特别感动,感觉不是一个人在面对问题”。
交通出行同样便捷,地铁串联起了工作与生活。王蓉每天坐地铁上班仅需一站,通勤轻松;闲暇时乘地铁出行游玩,生活半径不断拓展。离家最近的大龙井站之前因绝美日落走红,也成了她记录生活的 “取景地”,拍摄的日落视频在社交平台收获不少点赞。
舒心就业:搭建“加油站”,让青年拼得有力
解决了“住”的问题,更要帮青年找到“事”的方向。青年社区重点强化就业帮扶,让青年就业更舒心。创新探索“7天实训体验+3个月就业帮扶”模式,举办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2期,从职业技能提升到就业指导,全方位助力青年适应职场。此外,常态化举办“职”达安巢专场招聘13场次,累计征集、推送岗位需求2800余人次,为青年搭建起与企业对接的桥梁。
对于有创业想法的青年,新区落实税费减免、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并提供专业的创业帮扶指导,为青年创业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已推动473名青年成功就业,6名青年实现自主创业。
悦心生活:勾勒“小确幸”,让青年过得有滋味
青年社区以“周有课程、月有活动、季有主题”为原则,为人才房青年打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让生活充满“悦心”滋味。定期组织“探访贵安”“新邻启程会”等系列活动,帮助青年熟悉贵安、融入社区,强化地缘认同。王蓉就曾在社区组织下,和其他住户参观贵安新区城乡规划馆、月亮湖、华为云上屯,深刻感受新区在城乡发展、大数据、绿色生态领域的活力,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拓宽思路。
针对青年多样化的兴趣需求,开办“安巢・安韵夜培”青年夜校,成功孵化瑜伽、油画、手工制作等4个兴趣社团,青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参与其中,丰富业余生活,强化趣缘认同。每逢传统节日,新区还会开展文化沙龙、艺术交流、体育赛事、城市CityWalk等活动12场次,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为青年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强化志缘认同。
联心社群:织密“朋友圈”,让青年融得暖心
社区的温度,藏在邻里的互动里。“之前隔壁邻居搬进来时送了我一大把花,我又分送给其他小伙伴,感觉社区氛围特别好,大家都很有爱。” 王蓉说。她还参加过社区井盖涂鸦活动,“和邻居们一起装扮家园,特别有成就感”,温馨氛围让邻里关系愈发融洽。
此外,青年社区还通过“让青年参与治理、让青年服务青年”,让人才房变成有归属感的“大家庭”。面向青年征集“我在社区想做的10件事”“微心愿”,把大家的需求清单变成实事清单。有人希望增设自习室,有人想多办手工课,6个心愿很快落地;建立“选题——议事——评议”机制,让青年自己提建议、定项目、做评议,还能用参与度兑换积分,激发大家的积极性。目前,4个青年社区“微治理”项目已顺利实施,
年轻人之间的互帮互助、轻松交流,让整个社区都充满了友爱与活力。从安心居住的保障,到舒心就业的支撑,再到悦心生活的点缀、联心社群的温暖,青年社区用全方位的服务,为青年人才搭建了扎根的“幸福港湾”。
“每次把房间打扫干净,窝在自己规划的休闲区里,那种放松感又舒服又治愈。不仅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还有了对生活的掌控感,心里很踏实。”现在的王蓉,早已习惯并享受着在这里的生活。每周六只要有空,她都会去湖潮乡赶集,把新鲜的蔬果、可口的小吃装进购物袋;回家后,一边听者音乐一边收拾房间,兴致来了还会在厨房为自己做顿大餐,偶尔也会约朋友来家里聊天小聚。说起对这里的居住感受,王蓉想到的词是 “归属感”,她说:“每当忙碌了一天回到房间,我都会觉得很放松,感慨自己真的太幸福了,免费住上了这么好的公寓,让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田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