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毕节

毕节医共体:织密健康网 群众有“医靠”

10月25日,浓雾笼罩的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卫生院门前,一辆云C牌照轿车刚停稳,一位老人缓缓下车,右手轻关车门,走向门诊室,丝毫看不出骨折的痕迹。

老人名叫陈忠英,家住云南省彝良县树林乡,今年4月,她不慎摔倒导致右侧肱骨骨折,辗转多地后,选择在离家不远的河镇乡卫生院接受治疗。

得益于医共体平台的联动机制,河镇乡卫生院与赫章县人民医院展开联合会诊,成功为陈忠英实施了手术。

经过一段时间的静养,老人恢复良好,此次特意前来复诊。“多亏了这里先进的医疗技术,父亲的右手才能恢复得这么好!”陈忠英的女儿孙登金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么优质的医疗服务,让我们外省人也跟着沾光。”

孙登金的感慨,正是河镇乡卫生院在县域医共体推动下,从“设备短缺”到“服务升级”的体现。该院院长张荣生回忆:“以前,卫生院仅有几间破旧平房,设备简陋、科室单一,村民遇上个小病小灾都得往百公里外的县城跑。”2022年,卫生院与县人民医院结成紧密型医共体,成为赫章县首家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单位。

在县域医共体的助力下,河镇乡卫生院如今已拥有CT室、DR室、B超室等30多个科室,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2024年,该院门诊量达56087人次,住院病人5207人次,同比增长25.4%和23.2%。

依托医共体的有力支撑,该院不仅让群众告别了“小病扛、大病拖”,如今更蜕变为能开展20余项二级手术、辐射周边8万群众的“区域医疗次中心”。

近年来,毕节市将医共体建设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通过强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布局,创新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

截至2025年,毕节市已组建县域医共体21个,建成21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实现283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在乡、大病不出县”已成为常态。

从辗转求医到就近看病,从专家难寻到家门口问诊,毕节市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不断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一张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健康保障网正越织越密,让群众就医更有“医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星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