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安顺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安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紫云专场,全面介绍紫云自治县“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十四五”以来,紫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总体成效可概括为“一个历史性突破”“两个显著性成果”“三个实质性提升”。
一个历史性突破——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紫云经济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79.59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04.74亿元,预计“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将突破110亿元。
两个显著性成果——城乡面貌和民生保障同步提升
城乡发展成果显著。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率从32.68%提升至近40%,城镇常住人口增加至10.28万人。通过“1+4”模式、“四新四共四提升”等创新举措,累计改造棚户区1872户、老旧小区3576户、背街小巷23条,新建地下管网超153公里,城市功能品位显著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纵深推进,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垃圾收运全覆盖,打造硐口村、黄鹤营村等一批特色田园乡村示范点,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民生保障成果显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80.5%以上,整合资金30亿元用于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发放产业奖补2.09亿元,精准服务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120608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新增城镇就业1.58万人,农村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16万人左右。教育资源布局优化,新建、改扩建学校116所,新增学位超1.2万个,高考本科上线率突破70%。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县域内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三个实质性提升——工业动能、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全面增强
工业动能取得实质提升。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大唐猴场光伏、中核储能电站等项目建成并网,新能源产值达6.56亿元。宏泰化工、西南水泥等企业稳健发展,新型建材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三分之一。2024年,贵州紫云经济开发区获批设立,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平台。
农业发展取得实质提升。实施“七彩粮仓”“共富地标”“甜蜜紫云”等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达12.62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吨以上。红芯红薯、蓝莓、茶叶等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蜂糖李种植面积达10.59万亩,生态鸡年出栏近1000万羽,渔业养殖年产值超3000万元,农业效益显著提升。
旅游业态取得实质提升。依托“游格凸·逛印山·漂翠河·沐温泉·观赛事”五大名片,打造四季旅游产品体系。格凸河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13万人次,黄鹤营温泉获评“银汤级”认证。成功举办“五峰杯”足球赛、丛林穿越挑战赛等活动,创建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县。旅游总花费从27.95亿元增长至47.56亿元,增长70.16%。
来源: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