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安顺

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2023年安顺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综述

2023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第三年。一年来,我市严格执行过渡期要求,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根本之举,紧紧围绕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巩固成效,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着力在巩固、拓展、衔接上下功夫、见实效、出成果,让脱贫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更上一层楼。

  高位推动聚合力 补齐短板强弱项

为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市坚持高位推动,层层压实责任,系统部署落实,凝聚合力打造安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

2023年以来,特别是去年6月28日全省问题整改推进会议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议、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等111次,安排部署和研究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多次带头深入县、乡、村督导调研,各位市领导多次调度,市委、市政府8名市领导联系8个县区,34名市领导领衔挂帅联系督战巩固拓展任务重的34个乡镇(含安置点)。市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研究出台“双责任”“双包保”等工作机制6项,组建7个工作督导组,完成86个乡镇两轮全覆盖督导分析,目前正驻县蹲点开展复盘工作。

市行业部门、各县(区)强化分析研判和调度部署,全市上下形成条块联动、合力攻坚良好氛围,持续推动国家考核工作任务落实。市县比照省级制定了《迎接国家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工作方案》,市设立7个专项工作组,各县区结合综合核查、第三方评估、媒体暗访、东西部协作考核等细化任务,明确职责,全力做好国考服务保障。按省的要求,开展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复盘,全面查缺补漏,补齐短板弱项,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迎接国家后评估考核。

一年来,全市8个县(区)、86乡镇(街道)、1059村(居)实现全覆盖复盘。同时,我市严格落实问题整改“四个双”工作机制,全力推进问题排查整改。

  守牢防返贫底线 脱贫群众有保障

脱贫攻坚成果来之不易,巩固拓展成果同样艰巨。一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常态化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巩固拓展“3+1”保障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认真做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对农村常住人口开展全覆盖排查,对符合条件对象及时纳入监测范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识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6479户26159人,2023年新增识别监测对象1898户7603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精准措施进行帮扶,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发布灾害监测预警信息1000余条,有效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2年至2023年冬春季救助发放资金2097万余元,救助10.2346万人。发放救助资金401.77万元,应急生活救助59145人,因灾返贫风险得到积极防范和有效化解。

全面巩固拓展“3+1”保障成果。积极建立完善机制体制,加强日常调度管理,扎实巩固保障成果促振兴。教育保障方面,实现控辍保学动态清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4.69万人次、3.19亿元。住房安全保障方面,持续开展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排查,新增农村危房改造329户,已全部竣工。医疗保障方面,全市脱贫人口除因死亡、动态新增等合理化原因未参保外,全部实现应保尽保,家庭医生签约率99.99%,村卫生室、村级医务人员实现“空白点”动态清零。饮水安全保障方面,全市规模化供水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42.5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以上,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经费1431万元,全部完成投资。

全面落实民政兜底保障政策。发放低保金、供养金、临时救助金、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残疾人护理补贴等166062人、6.83亿元,发放80岁及以上高龄津贴2470.49万元。

  抓实产业促增收 鼓起群众“钱袋子”

一年来,我市聚焦促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千方百计推进稳产业、保就业、增收入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去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8.3亿元,同比增长3.5%。蔬菜、辣椒、茶叶、水果、中药材产量和生猪出栏、牛出栏、水产品产量均实现同比增长。西秀辣椒、平坝蔬菜、普定韭黄、镇宁精品水果、关岭“关岭牛”、紫云红芯红薯等特色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完成粮食种植212.53万亩,产量达65.42万吨。建成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61家(国家级5家,省级97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89家,家庭农场1723个。获绿色食品认证47个,农产品地标认证18个,农产品品牌持续叫响。

积极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创业。去年,全市脱贫人口务工243179人,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07.37%。全市乡村公益岗位保持规模稳定,安置脱贫劳动力30241人,同比增加2641人。全市认定就业帮扶车间99个,吸纳脱贫劳动力3226人,同比稳中有增。发放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7378.81万元。发放“一卡通”惠民惠农财政补贴16.07亿元,惠农补贴发放率100%。减免23户次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84.55万元,减免23262户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六税两费”6512.94万元。

扎实抓好脱贫增收工作。通过发展产业、帮助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等方式,促进脱贫人口增收。去年,全市脱贫人口年度人均纯收入达14568元,增长14.9%。全市易地搬迁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14948元,增幅15.5%,比同期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0.6个百分点。全市及各县区搬迁脱贫人口收入增幅全部高于当地脱贫人口收入增幅。

全力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去年,全市投入改善搬迁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中央财政后续发展补助资金6174万元。大力建设“阳光助残·幸福家园”易地搬迁残疾人综合服务示范安置区、3人制篮球场,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感恩教育、普法教育等,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零距离服务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提质效,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17881户40941人,就业率96.26%,户均就业2.29人。

  帮扶工作频出彩 乡村建设绘新景

一年来,我市充分用好财政衔接资金,借力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推动帮扶工作频频出彩,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绘就了更美风景。

全市利用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实施项目421个,完工380个。聚焦国家级、省级重点帮扶县,在财政资金、科技、金融等方面重点向关岭自治县、紫云自治县、普定县和镇宁自治县倾斜,推动发展。下达4个县中央、省级衔接资金81103万元,占总衔接资金的81.12%。4个县获协作资金18833.75万元,占总资金的57.22%。助力4个县建就业帮扶车间74家,累计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1056人,以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农村就业困难人员2.617万人。选派155名农技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赴基层开展农业技术服务。4个县累计发放再贷款16.62亿元。

去年,我市与广州市紧密协作、合作共赢,开展产业协作、消费协作、劳务协作、乡村建设等,获援助协作资金3.29余亿元。全年广东省新增落地安顺投产企业53家,实施产业项目53个,资金额24.66亿元;广东省采购、销售安顺市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16.44亿元;广州市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2.9万人;航空工业集团安排资金1762.76万元,在我市实施项目11个,不断夯实脱贫县区发展基础。

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坚持规划引领,完成1178个村庄的分类布局,深化特色田园乡村·乡村集成示范点建设;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新(改)建农村户厕19501户。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成72座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站,乡镇范围内行政村及30户以上自然村寨均已设置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收集点覆盖率已达100%。清理生活垃圾40万余吨、河道沟渠3894条、沟塘水污4598处,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2万吨,拆除违规建房482户,全市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实施公路项目、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升级改造农村电网,新建5G基站2697个,大部分乡镇驻地及重要村寨实现5G网络全覆盖。

乡村治理树新风,全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建设运行,规范做实“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党支部)+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机制,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目前,全市共有县级综治中心8个,乡级综治中心95个,村级综治中心1178个;划分网格6083个,成立网格党小组5518个,配备网格员6326人,划分“十联户”单元41448个,配备联户长41448人。全市1178名警务助理回归村(社区)作为“平安专干”专门开展辖区平安建设工作;全市创新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平台,依托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建立“化解超市”,持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新实践。

来源:安顺日报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