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2015年11月10日19:22:53 星期二

手机黔讯官方微信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城市 > 安顺

步履铿锵踏歌行 勇毅笃行谱新篇——安顺市经济社会发展扫描

壮美瀑布,见证铿锵发展步伐;岁月缱绻,诉说日新月异变化。

2022年,安顺市按照市委“1558”发展思路,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提质、产业后劲持续增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2022年,安顺市生产总值1080.9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5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46元,同比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21元,同比增长6.4%。

  产业提质强后劲

回溯发展,安顺成其也艰。面对困局,安顺市勇毅笃行,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历史机遇,全力主攻“四化”,在奋斗中逐梦前行。

聚焦产业强市建设,大手笔、高起点规划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推动贵飞集团转型发展,开工建设盘江普定电厂、正威高科技材料基地、安吉产业园、穗安产业园、亚东胰岛素、三力二期、西秀食品产业园、安酒技改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强基固本、蓄势赋能。

产业发展奏响强音,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提档升级,产业欣欣向荣,在新时代大潮中书写“安顺篇章”。

披荆斩棘,奋进崛起。新型工业化全力突破,安顺市领导领衔推动十大重点工业产业发展,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现代能源三个首位产业产值占比达66%。安大、安吉、风雷、百灵、三力等一批重点企业加速发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家。各级干部开展企业服务、产业招商、争资争项三大行动,顶格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细化配套措施131条,为企业减免税费30.26亿元,稳住经济基本盘。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新引进大数据经营主体73户,谋划开放大数据应用场景53个,开工建设大数据重点项目33个,成功组建首支大数据产业基金,软件服务业、互联网服务业收入增速均排全省第一。

新型城镇化璀璨纷呈,积极融入“强省会”战略,推动安顺与贵阳贵安一体化发展。新增城镇常住人口2.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8%。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四改”,改造棚户区1.4万户、老旧小区1.36万户、背街小巷66条、地下管网308公里。延伸打通机场路,构建了黄果树机场与高铁西站的快捷通道,优化完善城市环线布局。打通东方路等10条“断头路”,畅通城市微循环。治理问题楼盘,全力推进“保交楼”,41个项目复工建设。

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建成高标准农田14.5万亩,粮食丰收,产量达98.9万吨。林下经济面积达130万亩,产值达48亿元。蔬菜、茶叶等特色农业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关岭牛、红芯红薯等“一县一业”产业升级,品牌更加响亮。新增省级龙头企业4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13个。大肥牛、南山婆、金尘茶等企业崛起,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5%。

旅游产业熠熠生辉,率先在全省编制《民宿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培育黄果树瀑布村、渊府·霞渡、牛蹄关·索居等一批精品民宿,尧珈·望瀑入选全国甲级民宿,全省民宿产业示范区建设初具影响和规模。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成功盘活普定普屯坝、关岭木城河等4个旅游项目。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紫云黄鹤营温泉精彩亮相。“康养福地·瀑乡安顺”品牌更加响亮。

“四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呈现出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撑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改革创新激活力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更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和奋斗者筑梦的见证。

2022年,安顺市改革创新,探索推出了一揽子守正创新、破题发展的改革举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亮点纷呈,激活经济发展活力。

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推出财政涉农产业资金“2215”投入模式,构建“农银企”农业产业发展共同体,组建18家SPV公司,支持农业产业做大做强。统筹“三个80%”财政增量资金,支持工业经济发展。探索推出新能源项目股份合作开发模式,加速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创新推出“安心干”人力资源开发和价值提升数字服务平台,让更多人快速就业、快速增收,汇集更多发展资金。

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17家市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为8家集团公司。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全程网办”事项达70%以上,新增经营主体3.4万户。西秀航空精密铸锻基地成功入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个,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实施科技“揭榜挂帅”项目5个。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新进展,率先在全省集中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系列文件,贵州第一张草原保险单在安顺关岭落地生效。

试点示范探出新路径,成功申报国家海绵城市、国家“无废城市”、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4个村落成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引进中国长征火箭公司、中经城投集团等优强企业120家,新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0亿元。深化与广州东西部协作,引进51家企业落户。黄果树“三碗粉”、山水汇晨家居等产品成功进入欧美市场。

改革激发活力,多项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为安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安顺市以项目为王,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4%。2022年实施重大项目605个,完成投资597亿元。沪昆扩容,乌长、六安等高速公路安顺段有序推进,关岭陇古二期光伏电站、紫云马鬃岭风电场等新能源项目加快建设,雨棚、龙宫河、核桃冲等水库通过蓄水验收。产业投资、民间投资不断扩大,占全年投资总额比重分别达35%和50%。创新实施“瀑乡安顺·助商惠民”促消费专项行动,拉动消费增长5.8亿元。

一项项改革举措实施,安顺市处处涌动着发展春潮和活力,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活力更足。

  民生实事为人民

发展惠民,安顺市坚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百姓千千万万的生活小事,构筑起民生大事。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安顺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强化“3+1”保障,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27万元,同比增长16%,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巩固提升4个省级、36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集成示范试点。新建、改建农村卫生厕所2.17万户,率先在全省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集点全覆盖。“兵支书”等一批典型经验不断深化拓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安顺市广大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美、环境靓、产业兴、村民富的美景正在形成。

民生实事为人民。2022年,安顺市民生类重点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3%。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万人。

实施教育“九大提升工程”,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23所,新增学位4810个、床位540个、餐位2970个,抓好“双减”政策落实,职业教育扩容提质。

开展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新增3家二级妇幼保健院,安顺市养护院成为全省首家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样板;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大数据产业应用试点,率先在全省实现医疗健康大数据全面整合共享;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在健康贵州建设行动考核中排名全省第一。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分时段减免两城区公共道路停车费,有效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停车难、停车贵问题。

眺望新未来,安顺愿景可期。新征程上,安顺市将按照市委“1558”发展思路,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实现新增长,奋力谱写安顺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来源:安顺日报

【黔讯网版权及免责申明】 来源:安顺日报    责任编辑: 三石天下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