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红外相机,要选择在兽径周围,对着朝向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通道,根据它的体型大小确定安装的高度。安装好以后,尽量把相机焦距范围内的遮挡物及容易随风摆动的树枝、杂草进行清理,除此之外其他东西尽量保持原貌……”
近日,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专业技术人员再次走进森林当中,安装红外相机,同时对前期安装的相关设备进行维护,对护林员进行培训,指导他们如何寻找林相较好、野生动物活动痕迹明显的区域,如何在兽径周围布设监测设备,对野生动物活动踪迹进行实时监测。
自今年7月份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野生动物调查项目启动以来,类似的场景已成为日常。这两个月,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工作组攀山涉水,克服种种困难深入荆棘密布的森林,已按公里网格在修文片区范围内布设30余台红外相机。
“因为红外相机需要在人迹罕至的密林深处进行安装,才能够监测到比较珍稀的野生物种。这种地方车子到达不了,我们往往需要冒着危险,披荆斩棘徒步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有的地形比较陡峭,常常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爬得上去。”护林员余建军说。
短短两个月时间,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已通过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发现了数十种野生动物,其中包括最近才首次拍摄到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小灵猫。
“监测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就是小灵猫,还有几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比如豹猫、红腹锦鸡、毛冠鹿。发现的国家‘三有’动物就比较多了,比如果子狸、豪猪、猪獾、紫啸鸫、泊氏长吻松鼠等。”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工程师张雷介绍道。
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林区面积16.18万亩,其中修文片区6.5万亩。首次监测发现的小灵猫,属食肉目灵猫科,为中等体型动物,头体长45至68厘米,尾长30至43厘米,体重2至4公斤,多栖息于低山森林与阔叶林地带。它的发现,不仅填补该物种在本区域的分布空白,也充分体现扎佐林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效。
“这些年,国储林及树种结构调整项目的实施,将扎佐林场的林分不断进行改造,由单纯的乔木林向乔灌草过渡,加上我们林场一些沟谷地段天然林的更新,与修文县交界的一些地段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的实施,使得自然生态恢复,为这些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张雷说。
下一步,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进一步强化监测保护、深化科研合作,摸清区域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及活动节律,落实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守护好林场生物多样性宝库,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