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全长约4公里、由贵州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贵平高速(G7522 贵阳至北海高速公路贵阳至平塘(黔桂界)段项目)全线第一长隧道——六硐特长隧道双幅贯通。截至目前,贵平高速项目总体形象进度已完成 85.6%,其中路基形象进度达到 98.5%,桥梁形象进度为 94%,隧道形象进度高达 99%,其他附属工程形象进度近 40%。
该项目是国发〔2022〕2 号文明确的畅通对内对外开放通道重点项目,是贵阳至北海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也是西部陆海走廊的关键组成部分,更是贵阳至南宁最便捷的通道以及贵州实施 “强省会” 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项目起点位于乌当羊昌,终点在黔桂省界云阳关,与在建的天峨至北海高速公路顺接,路线全长 174.018 公里,设计速度为每小时 100 公里,设枢纽互通 5 处,落地互通 13 处,互通连接线 66 公里。全线共有桥梁 119 座,总长 50108.1 米,其中特大桥 13 座,长达 13842.57 米。隧道 36 座,总长 38093.132 米,包括 1 座 4035 米的特长隧道。建设工期为 3 年,预计2025年底通车。
据介绍,贵平高速项目全线地质条件复杂,涵盖了山区高速工程建设的多种不良地质。项目穿越了平塘地质公园、平塘国家湿地公园等多处环境敏感点。项目建设模式复杂,涉及新建及改扩建工程,与贵瓮高速搭接改扩建段长达 3.985 公里。全线涉铁工程 8 处,涉高工程 7 处,控制性工程共 5 个。
其中,南明河特大桥是贵平高速的控制性工程之一,为多跨连续刚构桥,全长1129.8米。贵平2标生产副经理张小付介绍,5月11日随着最后一片T梁架设完成,该桥梁已全面进入到附属工程施工阶段,预计7月就可以全部完工交付;
而曹渡河特大桥,是贵平高速最大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也是贵州省内在建的最大的三车道钢构桥。全长 418.4 米,大桥主跨200米,单幅宽16.55米,距离河面200米,也是全线的重点及控制性桥梁工程之一。该桥坐落在国家级重点保护水源曹渡河之上。目前整体已经完成约95%,正在进行护栏安装、路面铺设等施工。预计6月底全面完工;马场河特大桥作为贵平高速的重要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 381.5 米。全桥共计 28 个拱肋吊装节段,最大节段长 26.1米,重 120 吨,全桥用钢量达 8247.3 吨。项目部改进 “重载横移” 技术,并采用智能缆索吊装系统,通过 147 个检测点实时监测吊装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目前正在进行附属设施施工,预计6月中旬完成全部建设。
贵平高速的建设,对深入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促进沿线优势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成通车后,贵阳到平塘的车程将由约3小时缩短至1个半小时左右,将极大的提升群众出行便利和助推沿线经济发展。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薇 实习生 张贺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