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上一把铲子,到贵阳市花溪区高坡就能实现水晶“零元购”?
前段时间,在贵阳花溪区高坡兴起一股“挖水晶热”,这里成为挖矿寻宝者的旅游打卡点。近日,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高坡多处“水晶挖掘地”已被围挡起来,附近值守的工作人员对前往挖水晶的人进行劝返。
此前有人挖到的是不是水晶?为什么这些晶体矿石会大量出现在这里?当地政府为何对“挖掘地”周边进行围挡封禁?
记者此前走访发现,水晶的挖掘地主要集中在贵阳高坡九道拐和皇帝坡附近的山坡上。在皇帝坡附近,有大片明显的人工挖掘痕迹,坡上遍布大大小小的洞坑。一位游客表示,“数量还是比较多的,这附近到处都有”。部分游客表示,不知道这些“石头”有什么价值,但很漂亮,只是想在节假日和家人朋友一起来寻宝,是一种乐趣。
据了解,水晶属于稀有矿物,石英结晶体,在矿物学上属于石英族,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天然水晶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生长在地壳深处,通常都要经历火山和地震等剧烈的地壳运动才能形成。天然水晶属于矿产资源,非常稀有和珍贵,属于宝石之一。
那么,贵阳高坡的这种透明矿石到底是不是水晶呢?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喻美艺告诉记者,“中间是六个面,上下呈锥状,贵阳高坡的这种透明矿石就是水晶晶体。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天然形成的六面柱锥体,相较其他矿石,这是天然水晶结晶后会形成的特殊形态”。
喻美艺说,天然水晶通常是由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从地壳深处运移到地球表层冷却后,热液中的二氧化硅结晶形成。水晶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含有饱和二氧化硅的地下水,二是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有助于二氧化硅溶液中的硅原子与氧原子结合,形成水晶晶体。三是需要足够的生长空间和适当的时间,贵阳高坡在泥盆纪时期出现很多有孔洞的石头,就为水晶的形成提供了空间,水晶形成的时间取决于液体中二氧化硅的浓度,地质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事实上,在矿产资源丰富的贵州,水晶并不罕见。在贵州罗甸床井等地区,水晶矿石甚至会形成牙盘呈簇状,而贵阳高坡的水晶多为单矿物晶体,且数量偏少,还不足以形成有规模的可利用矿产资源。
据喻美艺介绍,“其实水晶的主要成分和玻璃一样,所以就水晶本身来讲它并不是高价值的矿物”。自然界中品质较好的水晶可以作为珠宝,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比如拥有完整的晶体形状、晶体内部没有多余杂质或裂缝、透明度较高等特征的水晶。但目前水晶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多数珠宝品牌还是会选用人工水晶作为原材料,而一些水晶制品之所以昂贵,主要在于其精湛的工艺以及珠宝商本身所具有的品牌价值。
不少游客把“挖矿寻宝”当作一种旅游体验,但记者了解到,无节制的挖掘不仅会破坏植被,还会导致山体裸露、坑洼遍地,存在坍塌的安全隐患。喻美艺提到,在贵阳高坡这样的地方,如果长期有人大面积挖水晶将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到处乱挖乱采,对地表植被是一种破坏”。同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将可能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记者: 肖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