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日头,从位于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洛龙镇境内的子母岩特长隧道洞口驱车向前,行进七千余米,再见天幕时,已驶过了渝黔交界。
9月19日,武隆至道真高速公路(简称“武道高速”)子母岩特长隧道顺利实现双幅贯通!这天,记者跟随项目团队实地探访了这一隧道。
“该工程进展意味着黔北地区加快融入成渝经济区又向前迈出一步。”贵州交建集团所属贵州路桥集团武道1标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邓发义说。
起于重庆市武隆区东侧,止于贵州省道真县的武道高速,全长约69公里,其中贵州段约为38公里。建成通车后,道真至武隆的行车时间将由2.5h缩短至0.5h,而子母岩特长隧道双幅贯通则为武道高速全线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
邓发义介绍,子母岩特长隧道贵州段于2020年12月开始掘进。从开挖进洞,到双幅贯通,一千三百七十余个日夜、五千余米的距离,浓缩着贵州天堑到通途的铿锵步履。
“子母岩特长隧道有着‘一高两大三突四长五复杂’的特点。”邓发义用短短一句话概括了掘进这一隧道的“难”。“过程很不易。”他接着说。
子母岩特长隧道为分离式特长隧道,全线长7407米,其中贵州段左线长5348米,右线长5393米,是贵州在建公路单端掘进最长的反坡隧道。
换句话说,该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沿线穿越2处向斜、3条断层破碎带,施工过程中遇大小溶洞40余处,施工难度极大,是武道高速最大控制性工程和重难点工程。
层峦叠嶂,凭何翻越?
面对大型溶腔,项目团队创新提出工程地质测绘+三维激光扫描仪技术+地质雷达勘测+钻孔勘探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机械通风+竖井通风+溶洞通风”的方式解决。
面对1.35万方、近6个标准游泳池的拱顶竖向涌泥,项目团队采用超前地质钻、地质雷达扫描等手段及泵送混凝土封堵、大管棚根管钻进、超前小导管支护方式揭露处置拱顶塌腔。
特别是为满足通风及消防排烟需要,项目团队因地制宜设计了更绿色、经济、环保、节能、高效的竖井通风方案,建设深428米、成孔直径6.4米、成孔断面30.1平方米的竖井,并成为贵州高速公路隧道设计的第一条竖井、目前国内公路隧道反井法施工最深竖井。
同时,项目团队积极推动产研结合,与西南交通大学等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开展“复杂地质特殊环境下特长公路隧道低碳绿色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系列科研攻关,为省内“特长”重难点隧道建设提供了相应科研成果和先行先试的经验借鉴……
“见招拆招!”邓发义说,武道高速桥隧比66.1%,其中像这样的特长隧道就有3座。从一座隧道,到一条公路,再到大道通途,子母岩特长隧道的双幅贯通是贵州高速公路建设的一小步。
在“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黔道变通途的真实写照,贵州高速公路平均桥隧比达到45%。
黔道虽难,贵州坚持攻克道道技术难关,一路破重山、见通达。截至2023年底,贵州高速公路总里程达8784公里,排全国第5位,省际通道达27个。2024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还将突破9000公里。
与此同时,贵州仍进一步完成普通公路改造、高速公路及精细化提升普通国省道公路安全设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等,并完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提升关键领域应用北斗终端率等。
今年4月28日,牂牁江大桥顺利实现合龙,为纳(雍)晴(隆)高速全线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9月8日,沪昆高速贵阳至安顺段扩容工程九甲大桥首片T梁完成架设;9月13日,金沙经仁怀至桐梓高速公路实现全线通车试运营……
山地贵州万桥飞架、路网纵横,便民路和城市发展经脉仍在不断畅通,如今轻车驰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