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白酒出口整体向好,白酒企业国际化进程加速。
数据显示,白酒出口价额保持增势。今年1—7月,我国白酒共向9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出口总量906万升,微降0.3%,出口总额5亿美元,增幅11.4%,均价55.5美元/升,涨幅11.7%。
对国内酒企来说,“出海”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具有行业共识性的“必答题”。这背后有多重因素推动:一是国内市场的饱和,使得白酒企业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二是有关政策的鼓励,中国白酒拥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成为享誉世界的亮丽名片;三是全球酒类市场未来呈现平缓恢复增长趋势。据国际葡萄酒与烈酒研究所(IWSR)分析,2023—2028年世界酒类市场总体量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均为1%,这为中国白酒提供了国际市场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快拓展国际市场,政企联动、抱团出海成为新趋势。四川和贵州两大白酒产区尤为突出。近年来,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多家贵州名优酒企携手组团“出海”,将产区、工艺、文化推向全球舞台,为白酒国际化注入贵州白酒力量,特别是在东南亚市场表现亮眼。
然而,国内酒企“走出去”还不能代表“走进去”。想进一步撬动国际市场,白酒企业需在产品附加值上做加法,在产品差异化、满足多元化需求方面做精准定位,推出更多适合海外消费者的产品,以点带面打开市场。
为了更好地助力国内白酒企业走出去,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将充分利用自身国际化经验和资源,建立了白酒国际化咨询服务专业团队,进行实践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