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山峡谷的绿电通道到产业车间的供电保障,从城市电网的智能升级到乡村角落的便民服务……作为保障省内电力供应、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五年来,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累计投资超过660亿元升级电网,建成“三横两联一中心”省内500千伏网架,实现220千伏变电站县域全覆盖。此外,截至2025年9月,“黔电送粤”累计达到1823亿千瓦时,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增添了“贵州力量”。
翻开“十四五”的电力答卷,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稳步向前。一个个项目的建设、一项项优质的服务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电动力”,交出了一份促发展、惠民生的满意答卷。
强基:峡谷“架银线”,畅通绿色电力输送坦途
10月28日,在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八寨镇的500千伏金海湖输变电工程现场,南方电网贵州毕节供电局输电管理一所工作人员,正对新建的500千伏乌撒至奢香二回线路开展走线验收作业。工程全面竣工并验收合格后,计划10月31日启动投运,预计11月1日至2日完成全部投运工作。
作为贵州省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单项电网工程,建成投运后,将进一步拓展毕节地区清洁能源“黔电送粤”外送通道,为能源送出消纳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工程近1万吨重的塔材依靠直升机吊运、骡马驮运与人工肩扛协同运输,并在悬崖峭壁间开辟出195条临时运输通道。”在500千伏金海湖输变电工程现场,参与工程建设的贵州电网公司建设分公司第七业主项目部项目经理郑世寅,回忆起当时的攻坚场景仍历历在目。
他说,面对挑战,贵州电网公司建设团队以创新破局。一方面推行“分区作业+智能监控”模式,运用无人机牵引导线技术攻克178千米重冰区施工难题,实现日均架线2千米;另一方面针对高含水率土壤影响塔基稳固性的问题,改良土壤固化工艺、引入专用施工设备,确保智能变电站稳稳扎根峡谷之间。
工程投运后的效益同样显著,不仅织就“乌撒变—金海湖变—奢香变”500千伏环网,更成为毕节地区首座500千伏智能变电站。经测算,500千伏金海湖输变电站年消纳绿电可达80亿千瓦时,年输送电力超150亿千瓦时,能满足20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为“黔电送粤”再添一条绿色能源动脉。
电网“动脉”在畅通绿色通道的同时,也支撑了城乡融合发展。
“十四五”期间,贵州电网公司加快农村电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省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投资每年不少于30亿元。至2024年底,全省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低压)7.84小时,较2020年下降54%。加快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达到94.89%。同时,认真办好贵州省“十件民生实事”,完成全省50户以上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电力改造1154个,提升了乡村消防安全水平和电力供应可靠性。
兴业:电力“强引擎”,赋能产业升级提速
近日,在贵阳市开阳县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里,安达科技二期生产线,一片繁忙。作为开阳县最大的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企业之一,安达科技已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等行业龙头建立深度合作,年产能占西南地区磷酸铁锂材料市场的15%,是贵州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
“多年前,电压波动曾导致生产设备4次停机。”贵州电网公司贵阳开阳供电局副总经理林涛回忆,为破解企业用电难题,借线路迁改契机将电源点更换为抗扰动能力更强的220千伏开阳变电站,还将原本10天的施工工期压缩至5天,在“五一”假期加班加点推进,全力保障企业生产不受影响。截至目前,安达科技用电量同比增长100.53%,产值实现翻倍。
清洁绿电同样为高端制造业注入动能。专注高端动漫手办研发生产的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五年间从7人小厂发展为拥有1400余名员工、126条生产线的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高端动漫手办企业,产品远销日本等多国。
“正是有了稳定的电力供给,我们今年计划新增6台全自动机械手臂,效率是人工喷涂的10余倍。”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经理杨建说。这份成长背后,是贵州电网公司毕节市郊供电局海子街供电所的精准保障:针对企业24小时运转需求,定制错峰用电方案、安装±2%偏差电压预警装置,还协助测算“油改电”降耗减碳量,助力企业拿到海外绿色“通行证”。
贵州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十四五”期间,公司针对新能源电池、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创新推出“电力+能效”服务模式,让电力真正成为产业升级的“强劲引擎”。
惠民:服务“贴民心”,点亮民生幸福图景
“这是超充车位,符合这个车位充电条件的车辆每秒就能充1公里,买杯咖啡的时间就能满电,还能通过V2G(车辆到电网)技术卖电获得收益!”10月29日,在贵阳泉湖公园超充站,南方电网贵州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经理龙竞宇说。
这座今年7月建成投运的全国最大华为液冷超充站,配备20支600千瓦超充枪、100支250千瓦快充枪,10台V2G设备。自投运以来,已服务车主9.32万人次、累计充电250万千瓦时,累计放电超5500千瓦时,让绿色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十四五”期间,贵州电网公司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布局。积极推进充电网络向乡镇延伸,于2023年9月实现全省1145个乡镇充电桩全覆盖,切实提升乡村绿色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南方电网公司在贵州累计建成充电枪1.3万余支,充电总功率达40万千瓦,为群众绿色出行提供坚实保障。
夜幕下的贵阳太平路夜市,烟火气里藏着接地气的用电便利。流动摊贩陈维正在她的摊点里忙碌,她说:“要用电的时候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充电了。以前充电需要私拉很长的电线到摊点,每月电费要500多元,不方便还总担心触电;现在24小时都可以充电,方便又安全!”
这是贵州电网公司推出的“短时用电扫码享”服务,目前已在全省布局92台共享用电设备,覆盖地摊夜市、旅游景区等场景,累计服务群众短时用电需求超10万次,为群众节约办电成本85万元。
2025年,贵州电网公司推出“八享”(短时用电扫码享、临时用电租赁享、低压办电自动享、高压用电提前享、异地办电就近享、小区用电安心享、电力信息随时享、行业用电专属享)服务策略,融入百姓生活,点亮民生幸福图景。
从城市到乡村,电力惠民服务始终“在线”。“十四五”期间,贵州电网公司专项投入45.8亿元,整治6.25万个过载、低电压台区,惠及515万农村用户;推行“刷脸办电”服务,应用率达98.29%,用高效服务让电力温暖千家万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秀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