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我省举行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这既是对先进模范的致敬、对过往成绩的总结,更是对凝心聚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动员和部署。
此次受表彰的120个模范集体和180名模范个人,他们之中,有人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变成校园里的思政课,有人带领乡亲们迈入文旅发展的快车道,有人潜心研究民族古籍抢救保护的好方法……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凝心聚力,于守望相助的情怀里升华情谊,诠释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厚重内涵。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区,56个民族齐全,少数民族户籍人口占比近41%。近年来,全省上下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事业,谱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贵州新篇章。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
“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是庄严承诺,更是坚定行动。这些年,贵州持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倾斜支持力度,可以欣喜地看到,根植于传统文化和民族情谊沃土的“村超”“村BA”活力四射,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人间大爱在贵州抗洪救灾一线生动诠释,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持续优化。发展是硬道理,而民族团结,正是那把打开百姓心门、汇聚发展力量的“金钥匙”。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新风采,每一项任务的落地、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各族儿女的同心协力、齐心奋斗。我们要进一步把感恩之心转化为忠诚之志、维护之行、奋进之力,奋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民族团结进步的磅礴力量。
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激励新作为。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心手相牵、同向同行,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定能谱写更加辉煌的发展新篇。
贵州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