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贵州

凭借特色展览、创新活动与贴心服务 贵州公共文化场馆成热门打卡地

7月12日至8月31日,“凉为伴 爽阅书香”第二届避暑季阅读推广活动在全省图书馆开展。活动以贵州省图书馆北馆、贵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主会场,联合全省9个市(州)图书馆和数十个县级图书馆,推出300余场集阅读、文化、科技于一体的文化活动,让读者和游客“走到哪儿读到哪儿”,感受“阅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暑期旅游热潮涌动,贵州省博物馆、省地质博物馆、省民族博物馆、遵义会议纪念馆、省美术馆、省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凭借特色展览、创新活动与贴心服务,成为众多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掀起一股“文博热”“文化热”。

8月31日一大早,贵州省博物馆外便排起了长龙,等待参观的观众络绎不绝。馆内基本陈列《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以3个展厅、6个篇章,系统展陈了贵州从旧石器时代至辛亥革命的历史脉络。兴义汉墓出土的铜车马、遵义杨氏土司墓金凤冠、宋代鹭鸟纹蜡染百褶裙等镇馆之宝,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观赏,成为必看展品。开展的《华夏同御侮 黔山续文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化·文物·文献展》,通过171件文物与190张图片,生动讲述了抗战时期西迁至贵州的学校、文化机构与当地社会的合作历程,展示了贵州在守护中华文脉中的重要贡献。

为提升观展体验,贵州省博物馆每周六延长开放时间至21:00,并提供数字导览、语音讲解等多元化服务,让观众深入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

暑期以来,该馆每日接待游客量均在1万人次以上,高峰时可达2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居多。截至目前,贵州省博物馆今年参观总人数已达到160万人次。

贵州省博物馆党委书记李强表示,希望通过丰富的展览与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贵州的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让文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贵州被誉为“古生物王国”,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内,3.1万件地质标本让游客仿佛穿越至远古海洋世界。海百合化石、梁氏关岭鱼龙化石等镇馆之宝,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走进化石修复体验区,孩子们通过显微镜观察化石细节,亲手参与修复工作,感受自然科学的魅力。今年暑假,该博物馆推出“地质+文化+科技”主题科普研学活动,涵盖公益观影、非遗手作等,并与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合作,推出三叠纪化石群研学旅游路线,让游客深度体验贵州地质文化。

6月以来,该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省外游客占比超七成,平均日接待游客量超1万人次。

在省民族博物馆内,贵州民族服饰、银饰、节庆文化等展品琳琅满目,多元多彩的民族文化让观众印象深刻。贵州美术馆则推出“山河万里——丰子恺抗战漫画作品展”等展览,吸引了大量粉丝前来参观。

作为红色教育重要基地,遵义会议纪念馆暑期接待游客超111万人次,夜间开放时段接待量达15万人次。VR展区《转折·从头越》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游客重温长征历史。馆内增设志愿者服务、免费寄存行李等,进一步提升了游客体验。

“贵州文化缤纷多彩。”广东游客江城带着孩子将贵阳市内的各大文化场馆游了一遍,凉爽的天气配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他们的贵州之行收获满满。

这个暑期,贵州公共文化场馆多项数据创历史新高。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公共文化场馆通过特色展览、创新活动与贴心服务,将“文博热”“文化热”转化为文旅融合新动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