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记者从贵州省信息中心获悉,正值2025数博会即将举行之际,由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指导、贵州省信息中心编撰、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字贵州发展报告(2024)》正式对外发布。
编撰出版《数字贵州发展报告(2024)》,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据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以及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及《贵州省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实施方案》等,纵深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努力为数字中国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贵州经验。
贵州省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数字贵州发展报告(2024)》全面总结了贵州推进数字产业创新、数字融合创新、数字基建创新、数字治理创新、数字生态创新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梳理提炼数字产业、实数融合、数字治理等方面涌现出来的典型案例,以及9个市州数字经济发展成效、经验做法及重点发展方向,展示贵州数据事业发展特色和亮点,综合分析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研究提出工作建议,成为有关部门、高校、研究机构及社会各界了解数字贵州发展成果、研究数字贵州建设经验的重要窗口。
2024年,贵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建设“2522”整体框架布局,加快建设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获批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推动大数据先发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蹄疾步稳,数字经济增速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列,有力支撑数字贵州高质量发展,以一域之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获批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数据共享开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开放数林指数省域综合排名中连续四年全国第三,基于公共数据开发形成数据产品100余个。获批国家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及数据知识产权试点。探索实现首单企业数据资产入表、首笔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累计完成交易额同比增长超200%,贵阳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水平位于西部地区前列。
二是数字产业能级持续提升。全省数字产业规模达到2549.4亿元、增长18.3%,从业人员16.3万人。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1138.8亿元、增长24.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1014.9亿元、增长18.5%,电信业务收入395.7亿、增长3%。探索构建以智算建设为重点、数据要素价值化为驱动、场景应用为突破的数字产业发展路径,出台《贵州省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北斗应用、云计算等“新赛道”,累计培育新兴数字成长型企业778家。贵阳大数据科创城集聚企业1355家,累计集聚华为云生态伙伴企业64户。大数据领域投资超230亿元。
三是数据应用赋能亮点纷呈。重点行业和领域大模型应用加快推广,打造轮胎、电力、化工等50余个应用场景,贵州轮胎获评全球“灯塔工厂”,三次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融合改造覆盖率超90%。39AI全科医生等20个大模型算法和应用通过备案。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有效为基层减负。安顺“安心干”、铜仁学生营养餐校农云、荔波小七孔智慧旅游、凯里数智办税、水城智慧水务、金沙智能煤矿等应用场景百花齐放。贵阳市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四是国产化智算能力全国领先。全省重点数据中心累计达到48个,算力规模达56.89Eflops,智算占比、国产化率、区域集中度(贵安)均超过90%,成为全国智算能力最强、智算资源最多的地区之一,算力已经成为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的“长板”。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获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发现的有效做法通报表扬。“围绕‘东数西算’打造智算高地”案例入选国家数据局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建成全球首条400G全光网算力通道,探索开展国家枢纽间公共传输通道弹性网络试点,“东数西算”南部数据大通道建设有序推进。
五是数字化发展生态持续优化。数据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颁布实施全国首部数据流通交易地方法规《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启动修订《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行业大模型应用等一批改革列入省委深改委重点改革事项。数据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累计发布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510余项。多渠道引进和培养数字人才,2024年全省数字经济人才规模总量为45.32万人。数字经济合作交流持续深化,成功举办2024数博会,广泛开展算力、数据、应用场景等专题招商推介,积极培育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数字贸易新业态。数据安全保障进一步巩固,常态化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自查评估,组织网络和数据安全攻防演练。贵阳大数据安全靶场成功举办第四届“网鼎杯”网络安全大赛。
今年以来,贵州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的系统部署,聚焦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坚持算力、数据、应用、产业联动发展,协同推进“一体两翼三大转型”,即打造全国数字产业集聚区,建设绿色高效算力高地和开放可信数据高地,推进治理数字化转型、生活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狠抓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数字生产力。坚持大抓产业作为“头号工程”,加快发展以智算为重点的算力产业、以建设高质量数据集为重点的数据产业、以大模型应用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以数智化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数字产业集聚区。推进华为云全球智算中心等75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围绕算力、数据要素、应用场景等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发展平台经济和数字贸易,培育数字消费新模式,加速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
二是狠抓算力发展提质增效,建设全国算力高地。坚持“算存一体、智算优先”,持续做大算力规模,做强算力服务能力,开展算电协同试点,推进算网协同创新发展和数据中心绿色化发展,实施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参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用好“算力券”政策,建立算力生态,打造贵州算力品牌。
三是狠抓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建强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以公共数据为牵引,以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为载体,推动数据资源合规高效流通利用。着力完善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实施新一轮公共数据归集行动,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打造数据产品100个以上,培育数据开发利用机构100家以上。推进数据流通交易,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稳妥推进数据资产化,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
四是狠抓数字化转型发展,加快建设创新赋能的应用高地。坚持以数据融通、开发利用贯穿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全过程。抓好云、网、平台等共性支撑能力建设,夯实数字政府建设底座。推动政府服务、治理和内部协同一体发展,提升“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效能。以数字化赋能提升医疗、教育、就业等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水平,推进贵阳城运中心向基层延伸,深化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场景,提升融合赋能服务支撑能力,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要素、全链条数智化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五是狠抓要素支撑保障,优化数字贵州创新发展环境。推进数据领域立法和标准编制工作,做好“十四五”规划评估与“十五五”规划编制衔接工作。推动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数字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人才。高水平办好数博会等重大活动,拓展数字经济领域合作交流。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加快数字金融发展。
来源:动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