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29日),央视《朝闻天下》播出系列报道《年中经济观察丨曾经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如今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中三条报道分别从技能培训、特色产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三个方面,报道了贵州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效。
《“订单式”技能培训激发就业新活力》报道说,在威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多场技能培训课正在进行。教室里,老师带领大伙学习电工相关知识。室外训练场上,尽管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但学员们仍抓紧时间练习叉车技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中不少人都是脱贫户。
《因地制宜发展“一县一业” 带动百姓增收》报道说,赫章县是天麻主要产地之一,在平山镇一家天麻企业的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处理天麻生长所必需的养料菌棒。经过筛选、发酵等工序后,一个个新鲜出炉的菌棒被送进培养室。
《帮扶超680万监测对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报道说,今年以来,贵州等省份脱贫地区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安排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增加到1770亿元,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保持在60%以上。截至6月底,过渡期以来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超3900亿元,支持脱贫户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经营项目,近四分之三的脱贫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